本报记者 窦亚昆
林庆学是莒县中医院针灸科的主任医师。
他办公桌上的电脑屏幕显示,52个住院床位余位无几。在住院病人的登记信息上,绝大多数病人的主治医师一栏里都写着林庆学的名字。
桌面上垫了一块玻璃,玻璃下面压着几张纸,纸上的内容从常见的患病症状、应对办法,到针灸过程中如何施针,内容详尽全面,不少新来的医生都有样学样,也在自己的桌子上“如法炮制”。
别人觉得不好治的,他敢治
林庆学在这次“德耀日照·系列先模”评选中获得了“诚信之星”称号。他在医疗一线奋战已经24个年头,在莒县乃至更大范围内,说起中医院针灸科的林大夫,好多找林庆学治疗过的患者都会竖起大拇指:“真是针到病除,不服不行!”
半个多月前,针灸科接收了一名常年受强直性脊柱炎困扰的病人。病人送医之前已经产生了面瘫、带状疱疹、三叉神经痛等并发症,并且由于年龄偏大,手术已经不被推荐。
林庆学经过深思熟虑,针对病人实际制订了诊疗方案。在传统针灸的基础上,加以推拿、督灸、脐疗等手段,仅十余天的治疗,病人症状就有很大缓解。
“这真是个不大不小的奇迹。”同事刘立强感叹。而这奇迹的背后,是林庆学在业务上那股子刻苦的“钻劲”,才让他能想出其他人想不出的办法。
“信手拈来”的背后其实是辛勤的汗水
这天中午,林庆学正为一名受到腰疼困扰的病人诊断。在询问病人的症状之后,林庆学胸有成竹,从盒子里取出针灸专用的针具,在病人腰上开始施针,一根、两根,一直扎了十根左右才停下。
整个过程中,病人并没有痛苦的表情,反而是之前一直喊个不停的腰疼症状立刻得以缓解。“感觉没那么疼了。”扎完针几分钟后,病人先前一直紧皱着的眉头就舒展开来,“还是林大夫厉害,早就该来找你了!”
走出病房,林庆学用衣服的下摆擦了擦汗。在难得的闲暇,他向记者透露了些许针灸为何如此奏效的“玄机”:“说来也简单,就是勤学加苦练。”林庆学说,自己1993年毕业就来到莒县中医院针灸科,一干就是24年。最开始,带他的老师傅就教导他,针灸是一门“细活”,要想在病人身上发挥最好的疗效,需要穷其一生去摸索。
“这些年针扎在病人身上,喊疼的少了,但我知道,他们还不是完全不疼。”林庆学说,最开始,自己会用土豆、豆腐、鸡肉来模仿人的肌肉,练习扎针,每天都会练上两三个小时。到后来,林庆学和同事们就互相给对方施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真实体会到患者的感觉。
现在林庆学每天都要接诊四五十名患者。每天早上,他都会提前一个多小时来到医院,与病人沟通交流,及时掌握病情动态。林庆学的医术和医德正吸引越来越多的病人慕名而来。
“会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做下去。”林庆学表示,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自己还需要继续钻研,争取为更多的病人送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