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突 破 园 区 聚 力 招 引 > 动态新闻
我要投稿

3 年投资 5 个亿的背后——东港招引故事之长城宽带篇

发布时间:2016-03-28 10:16:42

3 年投资 5 个亿的背后

——东港招引故事之长城宽带篇

  通讯员 万维 李林 魏蕾
  长城宽带公司自2015年5月正式入驻东港区以来,短短10个月的时间,已经下放光缆200多公里,覆盖用户超过12万户,总投资额超过亿元。
  据了解,长城宽带隶属于国内知名互联网上市公司鹏博士,是全国最大的非基础电信运营商,全国最大民营上市电信运营商。长城宽带日照分公司将依托“云、 管、端”平台创新并引入各种应用资源,为用户提供无处不在的移动互联网接入及应用。同时,也以PC、TV等终端为用户提供智能家居、智慧社区、互联网家庭 院线、远程在线教育等全新应用与服务。长城宽带将把我市互联网速度提升到“万兆到小区,千兆到楼道、百兆到桌面”的新水平,为“互联网+”全面提速奠定基 础。
  “根据集团在日照市的战略规划,前3年的累计投资额将达到5个亿,预计2016年全年营业额达到5000万以上,吸纳1500人左右的人员就业,”长城宽带日照分公司总经理李华松介绍。

“没想到东港的投资环境这么好!”
  据了解,长城宽带项目是近年来东港区大力招引的互联网、电子商务、电子信息等高端产业项目之一。
  为了让长城宽带这个“大块头”项目早日落地,东港区开通了“绿色通道”,该区精心挑选精兵强将,组成招商小分队,由区领导带领,区投资与服务局等相关部门全程跟踪服务。
  该区开通了“特事特办”的绿色通道,仅仅用了3天时间,就拿到了公司注册营业所需的营业执照、公司公章等一系列手续,……一个个细小环节的提速,共同加快了长城宽带入驻的进程,该项目从接洽到正式挂牌成立,仅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比计划提前了半年以上!
  周到细致、锲而不舍地服务,是东港招商的重要法宝。长城宽带落户后,东港区积极提供全程“保姆式”、精细化服务,助力企业发展。
  ——当得知长城宽带日照分公司总经理李华松的孩子在青岛上学,为了照顾孩子经常要回青岛,东港区帮助李华松把孩子转学到日照最好的小学,日照高新区提供了一套专家公寓,房租低廉、家具齐全,真正做到了拎包入住。
  ——新公司入驻缺少办公场所,日照高新区在创业中心大厦为他们提供了1千多平米的办公楼层,首年免收房租,后期根据考核贡献情况,享受高新区相关优惠政策。
  ——要开展宽带业务,首先要做的就是光缆的铺设,可是在城市基本设施基本完工的区域重新铺设管线将是一个很艰巨的工程。了解到长城宽带的这个困难,东港区积极联系沟通市里有关部门,与城投、市政等单位进行协商,避免了重新铺设管道的一系列的麻烦,降低了发展成本。
  ——为了提升服务水平,东港区多次在该公司召开现场调度会,经信、城建、驻地街道等部门单位,现场了解企业发展需求,现场解决问题。
  ——为了让更多的小区物业公司了解长城宽带,顺利入驻居民小区,东港区借助召开物业管理工作会的时机,让李华松一起参加了会议,在会议结束后,让李华松 介绍长城宽带的产品。“在这次会上,126家物业公司的经理都在,我现场分发了2盒名片,有50多个物业公司的经理前来询问业务,”李华松的记忆非常深 刻。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真的没想到东港投资环境这么好!正是有了这么好的环境,我们公司才能发展的快,”李华松感慨的说。

介绍更多的朋友来东港!
  作为全国最大的非基础电信运营商,全国最大民营上市电信运营商,长城宽带落地东港,不仅将把我市互联网速度提升到“万兆到小区,千兆到楼道、百兆到桌面”的新水平,也将为东港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新朋友、新机遇。
  日照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林塑阳早就盯紧了这块“大蛋糕”,一天到晚“粘”着李华松。“昨天晚上9点还给我发短信,今天上午又来了!”李华松笑着说。
  原来,他们正在积极对接,以长城宽带公司为媒介,继续招引光缆生产企业、长城宽带山东数据中心、大麦机顶盒等更多项目入驻东港,打造新的信息产业集聚区。
  谈到长城宽带日照分公司的发展前景,李松华信心满满。 他介绍,长城宽带日照分公司将在日照市设立300平方米以上的地级核心数据中心一处,辐射各区、县、街道的汇聚机房12处,市级城域网建设敷设下放光缆 300公里以上,县级城域网建设敷设下放光缆200公里以上,计划两年内实现日照市区“千兆到楼,百兆入户”,县区实现“百兆到单元”。在全市设立6个区 局式营销中心、多个区级营业厅,为全市人民提供更优质的网络产品和服务,也为日照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税收收入。
  良好的发展环境,精心的招商服务,不仅能找来好项目,也能帮助其做大做强,更重要是东港培养了最好的“推介员”,通过以商招商,东港的招商路将会越走越宽。
  据了解,今年,东港区将以“突破园区,聚力招引”活动为抓手,采取“项目招引、客商服务、机制创新”三大举措,瞄准商贸流通、生态旅游、金融保险等11 大重点产业项目,成立了11个产业招商组,盯紧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港澳台、日韩等地区,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带动力强的“大新优”项 目,年内力争新招引投资过5000万元项目40个、过亿元项目10个以上,实际到位资金比上年增长50%以上。

编辑:李波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