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日照(太阳城)诗歌节 > 动态新闻
我要投稿

她把生活过成了一首诗 ——访著名诗人、海南大学教授王小妮

发布时间:2019-09-04 09:09:38

222.jpg

  王小妮的诗,冷静而节制,内敛而优美。无论是艰难苦闷的知青岁月,还是充满生机和迷茫的校园生活,都能从中读出她深邃的哲思和不动声色的悲凉。
  眼前的王小妮,白衣素服,清浅温和,和这个喧嚣的世界有着一种天然的隔离,一如她诗歌中“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的淡雅。
  8月28日,记者在第二届中国·日照(太阳城)诗歌节上见到了著名诗人、海南大学教授王小妮,并对她进行了专访。

诗意人生——“只有写作,才能使我找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在中国现代诗十年的跨度中,王小妮一直保持着第一流诗人的气度与个性。自1983年起,生存的残酷渗透,使她的诗增加了人的善恶意识。1985年后,她的诗由质感的人文进入了冷漠的荒诞。1986年中期,又呈现了神秘的平静。
  她不怕被遗忘,也不怕落后于潮流。她只有诗歌。她活着,她写诗。
  在此次诗歌节采风活动中,行至日照港集团时,她写下一行诗——— “很宽的海,很多的铁”。“诗更多的是灵光一现,你由具体景象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把你的基本感觉写出来,这就是好诗。”她说。
  日照之行,她留意山上的一棵多头葵花,她观察森林公园的水杉林,她在海滩上一条旧船边驻足,她光着脚丫踩在沙滩上,她慢慢地行走,静静地寻找诗意。
  在诗歌创作中,王小妮善于捕捉平凡世界中转瞬即逝的诗意,道出日常事物背后隐藏的力量,在平实中见到“陡峭”。
  “我看见日月/把安详的光扑散在地面/世界才有了黑白/有了形色。”
  ——《悬空而挂》
  “我终于看见了/我以外的第二个自闭者。/自己退出自己/交出仅有的两粒珠宝/像滚落两粒青豆。/你放弃了看的晶体/再放弃声音。”
  ——《会见一个没有了眼睛的歌手》
  谈到自己的诗歌风格时,她说:“有人认为我的诗歌具有印象主义色彩,我并不这样给自己划定界限,无论是诗歌、散文、小说,我只是在各个形式之间自由地行走,没有刻意地设定,当心里积存的感觉需要一种表达时就写,是随意的。”
  生活中,她以虚静之心与日常生活中的万物和平相处,以“处低”的姿态无声地做着一个诗人,“诗就是我的生活,我要把自己活成一个正常人。”在她的诗作里,可以嗅到平实生活中的温暖气息。
  “我用三天的时间改一首诗/试了十几种出路。/剑兰在这三天里败了/而桂花刚开/清脆的白菜才买回来。/我喜欢这种有弹性的日子。”
  ——《我的心碎步走得飞快》她获得过很多荣誉。2003年,王小妮获得由中国诗歌界最具有影响力的三家核心期刊《星星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联合颁发的“中国2002年度诗歌奖”,还曾荣获“美国安高诗歌奖”。对此,她很淡然。“我只是一个写作爱好者,或者说是一个写作执迷者,只有写作,才能使我找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王小妮说。

创作心得——“你的诗里有没有你?”
  “对于诗歌创作而言,我觉得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你的诗里有没有你’。”在第二届中国·日照(太阳城)诗歌节高峰论坛上,王小妮这样说。
  “诗人可能是一个修鞋的人,可能是一个扫街的清洁工,可能是一个公务员,也可能是一个送快递的小哥,但无论你的身份是什么,你的诗里有没有你?不是空的你,而是具体的、肉体的、真实的你。那个‘你’是很重要的,当你不存在的时候,你就离你那个时代很远,离你的诗很远,离你的读者很远;而那个‘你’越真切,你就离时代越近,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但我们常常把那个具体的你去掉,以为这样就更像诗了,而事实上,那个‘你’应该非常具体、细微、真切,当你的诗最接近那个真实的你的时候,你的诗才可能最接近你存在的这个时代,同时可能最接近最好的诗。”
  一首诗里,如果以宏大、雄伟、激昂为基调,那里面经常挤掉的是什么呢?是那些细微的、瞬间的、转瞬即逝的,是最让人不舒服的或者快乐等个人感受,如果把这些因素加进来,诗才可能丰富。
  王小妮以她创作过的一首诗《月光白得很》为例:
  月亮在一个深夜里照出了一切的骨头。
  我呼进了青白的气息。
  人间的琐碎皮毛
  变成下坠的萤火虫。
  城市是一具死去的骨架。
  没有哪个生命
  配得上这样纯的夜色。
  打开窗帘
  天地正在眼前交接白银
  月光使我忘记我是一个人。
  生命的最后一幕
  在一片素色里静静地彩排。
  月光来到地板上
  我的两只脚已经预先白了。
  “我来说一下这首诗的创作过程,十几年前,我住在郑州郊区的一所房子里。有一天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看见窗帘那里泄进来一点亮光。那个窗户非常大,我走过去打开窗帘,看到天上的月亮非常亮,这时候我看到了城市的边界,城市的边缘线是黑的,上面是灰蒙蒙的,但月亮照到房间来,光线特别白,白得让我吃惊。就在我要离开窗帘的时候,发现月光已经照进来很深了,甚至照到了我的脚上,所以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是‘我的两只脚已经预先白了’。这样简单的一个意象,在这样一个简单的人这里,可能形成多少空间?它可不可能辽阔,可不可能深入人心,可不可能打动你或者打动别人?我主要想表达的是,应该更多地把具体的痛苦、幸福,或者每时每刻微妙变化的我或你写到诗里,这是我们所有诗歌写作者共同的方向,也是参与日照诗歌节的诗人们应该努力的方向。”(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宋庆艳)


编辑:卢宝明
审核:侯庆萍
签发:许静
版权声明:日照日报、黄海晨刊、日照新闻网、主流日照客户端、主流日照微信公众号、主流日照小程序等本社媒体发布内容中,注明来源为“日照日报”“黄海晨刊”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本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个人转载或引用,不得对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为:“日照日报”或“黄海晨刊”。转载本社记者稿件需经本社授权。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