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郑丽娜)11月5日,莒县乡村振兴暨打造文化名城旅游名城推进会议召开,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文化名城、旅游名城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为打造“一强三名”建设富强美丽幸福新莒县注入新动力、增添新动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文化旅游名城,是实现“一强三名”奋斗目标的核心支撑和实际步骤,是贯彻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的政治责任,是莒县最大的特色和优势,面临着中央和省、市推动高质量发展带来的重大政策机遇。莒县充分认识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文化名城、旅游名城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积极探索新模式、新机制、新路径,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莒县将迅速启动沭河两岸乡村振兴生态产业带建设。把沭河作为乡村振兴乃至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轴、隆起带,把推动“拥河发展”、打造沭河两岸乡村振兴生态产业带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总抓手”“主引擎”,沿沭河两岸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区、林水会战生态区、美丽乡村宜居区、文化旅游景观区、振兴工业聚集区、城市中央活力区“六大功能区”,形成“一带、六区”发展格局,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田园综合体示范、优势产业提升、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农产品品牌培育等现代农业“五大工程”。打造林水会战生态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整体规划、分类施策、系统治理、全域覆盖,实施林水会战“双十工程”,打造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美丽莒县。打造美丽乡村宜居区。坚持以点带面、分类推进、整体提升,打造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实现城乡供水、环卫、公交、污水处理、燃气“五个一体化”。重点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特色小镇创建、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畅美道路和脱贫攻坚“五大行动”。打造文化旅游景观区。坚持文旅融合、一体规划、全域发展,以“三山两河一城一区”为龙头,串联沭河上下游文旅资源,打造“一河清流水、一条文化廊、一道风景线”特色文旅景观。打造振兴工业聚集区。树立“四拼”“四论”理念,按照“提升经济开发区、突破高新技术产业园、壮大海右工业园、拓展高端塑料产业园”的思路,推动“四大园区”错位发展、差异竞争。以“四大园区”为平台,做强产业、做大企业,突出抓好精细化工、汽车及零部件两大支柱性核心产业。打造城市中央活力区。老城做文化,推动“文”“旅”“商”融合发展,打造文化旅游之城。新城现代化,建设“以人为核心”的宜居城市,打造生态宜居之城。产城融合化,构建“中央活力区”,建设莒县的CBD,打造创新活力之城。
打造文化名城、旅游名城,莒县将坚持全域化谋划,树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把全县作为一个大的景区,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编制文化旅游总体发展规划,积极创建省级旅游强镇,打造一批乡村旅游品牌。坚持龙头带动,昂起“龙头”,带动“龙身”“龙尾”摆起来,让整条旅游“巨龙”腾飞。坚持精品化打造,精品化打造旅游项目、旅游设施、旅游产品,以实施“十大重点工程”为抓手,打造精品高端文化旅游。坚持融合化发展,树立“跨界融合”理念,推动“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工业”。坚持多元化营销,突出营销创意、拓宽营销渠道、形成营销合力,打响“毋忘在莒”文化旅游品牌。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推动乡村振兴、打造文化名城、旅游名城,莒县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抓落实。积极转观念、拓思路、勤实践,把思想观念统一到推动“拥河发展”上来,统一到乡村振兴、文化旅游上来,以开放的思维和心态,迎接拥河时代。强化责任抓落实。健全领导机制,形成联动机制,夯实基层基础,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创新政策抓落实。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运用市场化手段,落实中央支持实体经济、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拉动更多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和文化旅游。激活人才抓落实。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文化旅游,提供良好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强化督查抓落实。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具体项目,对于已经确定的项目,不等不靠、先干起来。加强对重点工程项目的督查,把督查考核成绩与干部任用挂钩,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凭政绩用干部,树立正确用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