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后村法庭联合镇派出所、司法所、社区书记,在诉前共同化解矛盾纠纷。
发展故事:
“两位大爷,我听明白了,你俩都觉得房子是自己的,既然你俩都说村里人能作证,那我开车带你们一起到村里看看吧!”
警车行驶在乡村道路上,日照市东港区人民法院后村法庭庭长路伟心想,房子问题年久日深,想弄清它到底是属于“借用”还是“买卖”,还是得联系当地网格员及村“两委”、包片领导摸排情况。
过去,人民法庭以主抓办案为主,重在“抓后端、治已病”。今年以来,我市法院以“抓前端、治未病”为目标,以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为抓手,在各人民法庭部署实行“调立审执保访”全案全责制,让人民法庭充分发挥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的职能,构建起“法庭+网格”的新型治理模式。
“刘大爷、王大爷,到了到了,这就是我们法庭设立的驻村调解室,刚才车上我给周边村书记都打电话了,杏坊村书记、曲河南岭书记、宅科村书记、竹田新村书记,他们都说1994年在后村镇购买一处类似三间屋土坯房也就需要花2000来块钱。现在再让咱村书记一起给你俩说说……”路伟耐心地调解着。
就这样面对面地调处,终让两人解开了心中疙瘩。对于法庭来说,这是一起“小案”,但对当事人来说,这可能是他们余生最大的“心事”与“愿望”。
在调解过程中融入执行理念,让纠纷一次性解决。目前,刘大爷已经搬回老家,王大爷也租住了附近的新小区,安心过上了养老生活。
背景解读:
如今,各人民法庭深度融入辖区基层治理格局,发展村居干部、网格员为“司法联络员”,通过双向互动,构建起“法庭+网格”治理模式,这是司法与社会力量的深度融合。
一方面,以“枫桥式人民法庭”“无讼村居(社区)”创建为抓手,向前一步开展法律培训、指导调解工作,指导辖区“司法联络员”开展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查,对其在解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随时从法律角度给出意见、指导调解,减少矛盾纠纷成讼。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司法联络员“人地两熟”的地缘优势,邀请其参与案件调解、协助开展人员动态信息反馈、财产摸排、督促履行,让更多案件找到最佳化解方案,实现辖区内纠纷就地化解。
法庭的力量握指成拳,司法的触角扎根基层。倾听、走访、安抚、调解,一点点揭开事实真相、一步步走进群众心里。
与此同时,人民法庭推行“调立审执保访”全案全责制,将执行力量下沉,组建“诉讼法官+驻庭执行员+书记员”的办案团队,变“单打独斗”为“审执联动”,法庭对案件一管到底,统筹资源、提升效率,实现“案件到我为止”。
在办案中,驻庭执行员在诉讼案件送达、保全、调解等环节提前介入,提前了解查人找物信息,为督促执行打好基础;在审理阶段开展执行风险提示、责任告诫、释法析理,与审判团队合力将纠纷化解在执前。
未来,法院还将秉持司法为民理念,探索多元化解纷机制,提升法律服务的整体效率,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司法工作新篇章。(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隋言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