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 > 本报论苑
我要投稿

让实体经济更加强起来

发布时间:2018-11-20 08:44:31

  振兴实体经济,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点,也是经济政策制定的基点,实体经济从业者和企业家应该充满信心。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经济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时隔6年再赴广东考察,在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再次强调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掷地有声的话语,对于脱实向虚的议论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对于正在爬坡过坎的实体经济,更是注入了强劲的信心和动力。
  我们这么一个大国要强大,要靠实体经济,不能泡沫化。习近平总书记一向高度重视实体经济,作出了“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国家强大要靠实体经济”“把实体经济抓上去”等重要论断,体现了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更明确了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
  “我们的政策基点要放在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向振兴实体经济发力、聚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是要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做好金融工作,强调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以说,振兴实体经济,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点,也是经济政策制定的基点。中央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不会变,“脱实向虚”的倾向将得到扭转,实体经济从业者和企业家应该充满信心。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土地、劳动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实体经济的回报率下降,制造业企业的经营遇到一些困难。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是需要防止“脱实向虚”的倾向。道理很简单,如果一个社会的资本大量逃离实体经济,那么资金就没有进入生产领域,就没有创造社会财富,而是在虚拟经济中空转套利,这不仅会推高资产价格泡沫,更会积累金融风险。这几年,防控金融风险力度加大,更让社会形成了广泛的共识: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中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中国经济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
  实体经济在经营中的困难,中央有明确的认识,而且在陆续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今年以来,央行已经连续4次降准,目的正是为了优化流动性结构,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同时,为了确保资金流入实体经济,监管部门一直在采取严厉措施严禁银行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除金融领域之外,包括减轻税费负担、完善环保治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也将陆续实施,都是为了给实体经济降低成本,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同时,振兴实体经济,不仅要靠政策,更要靠广大企业家群体发挥创造性和能动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时指出的,“要有志气和骨气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当前,中国经济正在进行一次结构性的变革,这个过程会带来阵痛,但也孕育着新的机遇。唯有敢于创新的企业,才能抓住新的机遇。规模巨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正在崛起、人口老龄化也在形成巨大需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绿色发展创造着发展机遇,这些因素都将打开巨大的想象空间。对于企业家群体而言,更需好好琢磨怎样搞好创新,用创新辨认和抓住新的机遇,在这轮结构性调整中实现凤凰涅槃。
  来源:《人民日报》(李 拯)

编辑:穆盛娟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