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系列评论之七

来源:日照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06-03 09:20:16

  文化是国家之魂、民族之魂,也是城市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强调,山东要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在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就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日照禀赋,发挥人文优势、深耕人文沃土,不断汲取创新实践滋养,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正是因为有了文化自信,我们才拥有了坚守正道的定力、砥砺前行的动力、变革创新的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日照文化厚重、文脉绵长,东夷文化、龙山文化、莒文化、太阳文化、海洋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是中华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健全管理保护机制,加强理论阐述研究,守护好文化遗产,保持好特色风貌,在保护中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增强文化自觉,坚持守正创新,深入实施“山东手造·优选日照”工程,引导传统手工艺、非遗项目等产业化发展;依托博物馆、城市书房、学校等平台,利用数字化手段,普及传统文化;打造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传统文化展示区、城市消费地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其展现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就要持续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让现代文明理念在乡村深深扎根。统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是否得到满足、广大农民精神风貌是否能改善,关系到乡村振兴的成效,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重点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我们要深刻认识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公共文化阵地为平台,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繁荣发展乡村文化,通过文化振兴引导群众发现身边之美、家园之美。日照顺应百姓需求,推出“文明迎亲队”“囍事管家”“海誓山盟·集体婚礼”等一系列婚俗方式,婚礼呈现简约而不简单、平凡而不平淡的效果,成为年轻人的新选择。我们要因地施策,探索更多弘扬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好路径,让现代文明理念遍及乡村、扎根乡村。

  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就要持续增进文化动能,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文化不仅能引领风尚,化为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为城乡社会增正气增活力,还能为经济发展增动能增效益,造福于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我们要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百千万”项目,组织开展百场文化大集、千场精品戏曲、万场公益电影进基层活动,通过这个项目,让更多具有日照特色的地域文化,以更具新意的呈现方式遍布城乡,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要大力推进文化数字化,运用市场化手段开发更多载体和场景,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现代生活、融入寻常百姓家的同时,提升文化产品价值,扩大新兴产业规模。要持续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让优秀传统文化为旅游休闲增内涵增魅力,拓展文旅发展新空间,形成文旅融合新优势。

  文化传承不息,文明永续向前。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以文化人、以文铸魂,以文兴业、以文育城,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在主动服务文化强国、文化强省中展现日照作为。(日照日报评论员)

编辑:王倩倩
审核:孙立梅
统筹:刘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