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聚力推进“五城同创”纪实·“创新之城”篇
亮点聚焦:
“海大机器人的智能制造应用系统研发”“沪鸽口腔自动化生产线研究”……连日来,山东大学日照智能制造研究院的专家们越来越忙了,多家企业纷纷找上门寻求“智力援助”。针对每家企业的实际,研究院的专家们深入调研、制定方案,实行“一对一”服务,直至问题解决。
由山东大学与日照高新区合作共建的山东大学日照智能制造研究院,目前拥有9个不同领域的研发团队,通过“一个团队服务一个企业,一个专家负责一个项目”的方式,为全市12家企业发展提供个性化服务,有效降低了中小微企业用人成本。
平台是投资环境的“放大器”、优质资源的“强磁场”、促进创新的“助推器”。来自市科技局的消息显示:截至目前,全市省级以上科技平台达204家。
新闻纵深:
站在从“蓄势积能”到“发力超越”的关口,市委、市政府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路径,锚定未来发展方向,作出深入开展“五城同创”“十大突破”的决策部署,唱响了“创新、落实”的工作主旋律。在一脉相承又层层递进的创新发展理念中,“创新之城”被摆到“五城同创”之首,成为日照科学发展的最新定位和坐标。
在“创新之城”建设过程中,我市既统筹策划,又扎实推进,通过培育“创新种子”,厚植创新土壤,营造浓厚的社会创新氛围。同时,着力推进创新体系构建、创新平台搭建、创新产业提升、创新主体培育、创新人才集聚五大工程,撬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从加强技术、知识、服务创新体系建设入手,不断完善创新体系构建工程。目前,全市有27家单位申报省技术创新中心、79家单位申报市级创新中心,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揭牌,支持园区、企业、高校院所牵头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孵化器,提升现有省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服务水平。
搭建好的“平台”方能“筑巢引凤”。出台《日照高新区创建创新型园区实施方案》;加快巨峰茶业农高区建设,修改完成总体规划,4家市级科研机构入驻;着力推进市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吸引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在科创中心建立科技研发和服务机构。
围绕创新产业提升,积极推进科技产业招引,面向中科院系统、省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院所和智能云科、工业蜂巢(深圳)等科技型企业开展双招双引,初步达成合作协议。与此同时,积极对上争引,截至目前,18个项目被省科技厅拟立项公示,49家企业获2019年省中小微企业升级高新技术企业财政补助。
在推进创新主体培育工程方面,遴选了一批规模较大、基础较好、潜质较佳的骨干高新技术企业,“一企一策”重点培育,同步开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目前,全市有110余家企业意向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47家企业加入科技型中小企业库。
人才是建设“创新之城”的智力支撑。我市加快创新人才集聚工程,积极开展引智活动,着力做好省级以上重点人才项目申报争取工作,加强对企业科技管理人员和技术负责人的培养。今年以来,全市共招引高层次创业人才(团队)20个、创新团队26个、创新人才317名,引进高端外国专家8人。
不仅如此,我市还加快社会创新,出台《日照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科技创新财政扶持政策》《日照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2019年工作要点》《日照市社会创新奖评选及奖励办法》,研究推进社会创新工作措施,以社会创新的驱动力带动全民创新。
记者手记:
企业发展要创新、产业发展要创新,城市的发展同样需要创新。
在决定城市未来的比拼中,日照将目光瞄准创新、将力气聚焦创新,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契机,推进理念、平台、产业、人才、制度等方面的革新。在创新要素的集聚和裂变中,一座“创新之城”渐行渐近。(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侯庆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