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棍棒教育的再反思
卢绪海
毫无疑问,中国文化对棍棒教育是非常宽容的,可以说,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对孩子实施体罚的现象屡见不鲜。父母或老师在体罚孩子时,往往会打着“打你都是为了你好”“打在你身上,疼在我心上”“每打你一次,我都后悔好几天”等冠冕堂皇的说辞来为自己的暴力行为开脱。
更让人恐怖的是,民间有个歇后语,叫“下雨天打孩子——— 闲着也是闲着”,直接把打孩子当成了家教的代名词!许多人并不知道,这个歇后语中的“孩子”,其实是湖南、四川一带的方言“鞋子”。“下雨天打鞋子”指的是利用空闲时间编织鞋子,而不是打什么孩子!这和另一个俗语“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一样,舍不得的“孩子”其实也是人们穿的一双鞋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以讹传讹,“鞋”“孩”不分了。
棍棒教育这种传统的、封闭的、陈旧的教育方法,时至今日仍然大有市场,并非偶然。一方面,“棍棒之下出孝子”的理论源远流长,甚至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曾经说过:“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忠臣不生圣君之下。”这堪称棍棒教育的鼻祖。另一方面,棍棒教育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阴魂不散,是与它复杂的社会心理成因息息相关的。
我打小老实乖巧,所以挨父母和老师的打较少,但小时候挨过的几次打至今刻骨铭心。那时候孩子多,父母和老师没有耐心跟孩子们讲道理,只要犯错,就会不问青白皂红地先打上一顿。最叫人郁闷的是,所谓的“犯错”,往往是父母或老师定义的,常常是说你错你就错,没有道理可讲。因此,我小时候也会为自己被打感到冤屈。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挨打,是有一次拿着一个碗在路上跑,结果不知道被什么绊了一跤,人摔伤了碗也摔坏了。母亲发现后,不仅没有安慰我,而且还拿出人称“上古教子神器”的条帚疙瘩——— 就是一把用秃了苗只剩下个头的笤帚,把我狠狠地揍了一顿!直到今天我犹记得当时被打时的委屈:我又不是故意的,况且碗已经碎了,就是揍我一顿也不能完好如初了,母亲打我这一顿真是毫无意义!当时我就想,等我长大有了自己的孩子,我绝对不会揍他。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我的孩子也长到自己当初挨打的年龄了,他真的就没有挨过我揍吗?说起来答案让人失望,该挨的打并没能逃得掉!尽管当初母亲打我时的委屈和我决不打孩子的承诺都历历在目,但是,对于挨打的意义,我的看法已彻底发生了改变。长大后,回头看打碎碗被母亲胖揍这件事,我发现这顿打其实是有意义的,它最大的价值是让人长了记性:从那以后,每当手里拿着碗时,我都会格外小心,人摔碗碎的事情再也没发生过。这说明,适应的惩戒教育是有用的,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我还想通了一个道理,为什么孩子眼中的犯错标准跟父母和老师眼中的犯错标准不一致?原因是父母和老师的标准,都是结果导向型的,他们只看结果,不问缘由;而孩子之所以感到委屈,是因为一犯了错,他们总是想把错误的责任推卸出去,比如我摔了碗就认为是路不平造成的。现在再回头分析这件事,就会明白凡事要从自身找原因,尽管摔跤不是故意的,但很显然这样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父母和老师认为,犯了错就该被惩罚,这是天经地义的,而我们却一直缺少这种愿赌服输的心态!
也许有人会说,你这不是好了伤疤忘了痛吗?甚至会上纲上线指责说,中国人的专制思想真的已深入骨髓、不可救药了!毕竟棍棒之下,教出来的以奴才居多。
这样的看法显然有失浮浅,因为事情远没有看上去这么简单。为什么像我这种反对一切暴力、反对棍棒教育的人都会出手打孩子?根本上是因为我深刻地认识到,棍棒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它就像金钱一样,多了、过了,肯定不行;但是没有,也万万不可。
而这个度,可能正是时下人们热烈讨论的教育惩戒权边界的问题。过了界,就是我们坚决反对的棍棒教育;不逾界,就是父母和老师理所应当拥有的、对犯了错的孩子的合理惩戒权。
棍棒教育、体罚孩子我们坚决反对,与此同时,对父母和老师的合理惩戒权,我们也要坚决支持。因为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奖惩分明的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更有利。
没有人不犯错,犯了错就要接受应有的惩戒,这理应成为我们教育孩子的一种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