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要投稿

鲁东南《斤求两》敲打乐的由来

发布时间:2020-08-09 09:43:02

image.png

  锣鼓敲打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喜庆娱乐方式之一,也是一种音乐表现形式。

  《斤求两》实则是算数口诀,用锣鼓敲打表现“问斤求两”,是口算心算的推广和普及。
  这就涉及到三个不同的概念。一是口诀计算;二是用锣鼓敲打来表现;三是进一步拓展为箫笙鼓乐合奏。
  用锣鼓敲打形式来普及和推广计算和记账方式,这是古代人最聪明的传播办法。尤其是敲打过程和对鼓谱的熟练程度,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必须掌握的要领。这对现代人来说比较陌生。
  首先,这种锣鼓敲打是用来表明与计算有关联的。其次,它不是纯粹的传统迎娶婚嫁、庆贺丰收和集会庆贺锣鼓。
  喜庆、丰收锣鼓和婚庆行进锣鼓敲打总有休息的时间,为了不使场子冷下来,敲打人就要在这种敲打间隙中寻求既不冷场,又能适当休息的敲打方式,借以烘托气氛,进一步普及和推广“问斤求两”的计算口诀。
  在鲁东南地区,尤其是日照沿海地区,贸易交流比较频繁,常常用到计算。推广普及“斤求两”口诀,除了私下口口相传外,更多的普及机会当属在喜庆锣鼓敲打间隙中穿插《斤求两》锣鼓敲打乐。
  《斤求两》可以单挑一两或几两来打或从几两跳到几两来打,这要根据休息或集会或敲打人的熟练程度或等人的间隙长短来决定。
  敲打人在打完一段欢庆喜乐的锣鼓后,一般会大汗淋漓,稍作休息的间隙里就要商量一下:“打几两呀?”一般情况下,由掌鼓人先说打几两几两,大家也就附和了。
  如此既能休息、又能熟悉斤两换算的敲打方法一经推出,备受众人欢迎。

  《斤求两》换算口诀主要来自《斤秤歌》。这是南宋时期流行在长城以南,尤其是中原和江南大部地区用歌谣来表现的计算口诀,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用敲打断续伴奏来配合歌谣是其具体表现形式。斤秤锣鼓敲打乐则由几个朝代的多代人,在各自生活、劳动等不同场合有意或无意反复推敲、反复演练,才将《斤秤歌》演变成易于掌握、便于实用的音乐表现形式。
  据文献考证,秦朝以后的十六两进位制有两种传说。
  一是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开始,下令制定全国统一的度量衡标准,任命丞相李斯全面负责。李斯在短时间内顺利制定出钱币、长度等方面的标准,但在重量计算、换算方面却毫无主意,他挖空心思也想不出到底要把一斤变成多少两、一两变成多少钱才比较合适。实在无法,硬着头皮向秦始皇请示,始皇帝一头雾水,虽然也是愁眉苦脸,但毕竟是皇帝,有雄才大略,略加思考后写下了四个字的批示:“天下公平”算是给出了制定的标准。
  但这个标准没有确切的数字表明。李斯莫名其妙脑袋还是多么大,没有数字还是无法称出重量,无法进行换算。为了避免以后在施行中出现差错而遭到罪责,李斯伏案几个月,苦思冥想最终决定把皇帝“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画数(16画)作为标准,并报皇帝恩准,确定一斤等于十六两。这一标准一直延用了两千一百多年。
  还有一种说法是,秦朝以后的哪个朝代的天文专家,根据天上的星座巧合数演变而来。那时十六两秤全称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上福禄寿三星,组成十六两秤星。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信用,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
  直到现在人们仍然把秤上的刻度叫秤盘星。而这种《斤秤歌》谣,从秦始皇制定统一度量衡开始,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十年间,我国一直延用了一斤等于十六两制的计量方法。

  理论上可以实行这样的换算,但怎样让更多的人更容易接受,让全国的百姓都能尽快得到普及并顺利应用,如何把一斤等于十六两非常容易的进行换算呢?
  资料介绍,南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杨辉解决了这一问题。在他的算学著作中,用“两价化斤价”的歌诀形式普及给百姓,使这种速算让更多人了解和更方便的使用。这就是:“一求,隔位625;二求,退位125;三求,1875……”意思就是1两等于0.0625斤,2两等于0.125斤,3两等于0.1875斤……以此类推,直到16两等于1斤。
  这就涉及到中国传统计算工具———算盘。算盘中每档的最大数是15,每档细分上下档,上档两个珠,一个珠顶5,两个珠当10,下档5个珠,每个珠顶1,共15。因为1斤等于16两,每满16进一位。
  1959年6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计量的命令》,确定米制为中国基本计量单位,在全国推广使用,保留“市制原定十六两为一斤,因为折算麻烦,应当一律改为十两一斤”。后来计算器的普及期间,传统的算盘也有了新的变动。除了算盘变小了以外,上档变成一个珠为5,下档变成四个珠,每个珠为1,共9,每档最大数为9,够10进一位,如此一改却节省了不少拨珠时间,也加大了办公桌的实用面积。这就是通常人们在初学算盘时为了练指法而都要打“625”的原因。

  说了这么多重量的计算、换算以及如何形成,而用锣鼓敲打乐来普及计算、换算的表现形式何时传入鲁东南沿海地区的呢?它有没有文字形成呢?
  据考证,《斤求两》打击乐始于南宋后期,完善于元朝,盛行于明、清,流传于东南、苏北、鲁南及胶东一带沿海地区。随着社会的发展,从秦汉到唐宋的一千多年间,中原一带始终是中国的中心,人口密集、文化先进,是富庶地区。各个朝代的民族都有过大迁徙、大融合。这期间,经济文化频繁交流,汉代塞外吹管乐的流入,魏晋南北朝铜响器的传播,胡音沙锣和西域铜钹的加盟,尤其明代的民族大迁徙,黄土高坡上的民族把优秀的地域文化同时带到了东部沿海,古代艺术家们把十六两(斤秤)歌诀,用古代打仗擂的战鼓,“鸣锣开道”的锣和佛教礼仪祭祀的大钹,以及小锣、小钹的组合,以2/4、3/4的节拍,按照“问斤求两”的规律:一是625,二是125,三是1875,四是25,……直到16两为1斤收尾,组合成寓教于乐的锣鼓表现形式。
  这就是《斤求两》锣鼓曲谱的前身。
  《斤求两》的打法传来日照,确切地说应该是在明洪武十七年(1384)置安东卫设石臼所建城墙前后一段时间。
  这种锣鼓就是以旧衡制一斤换算成十六两的演奏,为了便于记忆,石臼所的父老乡亲们用他们自己懂的对数组合,巧妙地排列在锣鼓敲打时最容易看到的地方。比方说在鼓和锣的上方、手掌可见部位等地方。
  整套锣鼓分十六遍连续演奏,因斤量换算遍遍口诀不同,故在敲打时既不能一锣到底,也不能反复重叠,更不同于一般的打法连奏,《斤求两》的鼓点打法遍遍迥异,各不相同。要求演奏者必须娴熟斤两换算口诀和锣鼓点数。换句话说,就是锣鼓敲打人必须是脑子要聪明、要计量,还要爱好音乐,有表演天赋。一经石臼所人对这种集锣鼓数学、融知识、趣味、娱乐于一体的演绎广泛推出,便深受民众欢迎,尤其是江南渔人避风石臼所,得到这种真传后,再传播到江南,以至于浙江、江苏沿海地区都遍及使用这种敲打锣鼓。现在,锣鼓敲打乐的数学应用虽已成过去,但其文化娱乐职能却将永存。
  由此可见古石臼所人的用心堪称佳绝。
  这种《斤求两》打法堪称一绝,唯独石臼路社区是唯一的完整传承者。为了这一艺术奇葩能够永恒,石臼路社区组织了敲打乐队,邀请社区四位耄耋老人言传身教,从一两到十六两分别传授。后经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敲打专业的学生录音、记谱、演练,再回放给这些老人细听,终于修成了今天的《斤求两》鼓谱。

  现在偶尔看到的《斤求两》锣鼓敲打是简化了的表现形式,和古代比较还是有相当差距的。这种继晋南威风锣鼓、陕北腰塞鼓、绛州鼓乐之后演变出的打击乐,是沿海渔民自娱自乐、普及核算中的一支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在东夷部落的日照沿海流传范围不广,但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它敲打起来的感觉特别优雅润神,节奏明快清晰,节拍起落跌宕;它的旋律抑扬顿挫,乐感独特,是打击乐中非常优秀的民间艺术,能广泛应用于民族乐队、民间器乐合奏,各种戏剧、曲艺、歌舞和吹打乐队,尤其用在喧嚣之后的间隙中,更能显示其独特之风格。
  笔者系土生土长的石臼所人,虽不是音乐世家出身,但对艺术情有独钟。父亲今年九十三岁,从十多岁参加民间“扎高跷”活动,到参军当宣传干部,再到热衷于参加村上文艺宣传等锣鼓敲打活动,尤其父亲擅长《斤求两》的掌鼓,抡起鼓槌铿锵有力,常常是大汗淋漓,不亚于一场剧烈运动,可以说父亲还是有一些音乐天赋的。每逢正月十五前后或谁家有婚嫁喜事,他们一帮邻居弟兄们聚在一起,吹拉弹唱好不热闹。
  忘记了是哪一年,海上渔业大丰收,前海沙滩上堆起了大量的“老鼠鱼”。放眼望去,海边潮头海浪翻卷着“老鼠鱼”直往岸边推送,简直成了鱼灾。渔业队长哀求农业队长,帮帮忙把“老鼠鱼”推到地里“沤肥”吧!于是农业社的肥场周围到处都是掺杂着“老鼠鱼”的粪堆,沤出来的肥料臭烘烘的臭味散发的很远。
  渔民出海满载着刀鱼、鲅鱼、黄花鱼归来,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兴奋。看着丰收了的渔船满载着小山一样的鲜海货,刘立旺老先生带领我父亲和村里的其他伙计只有拼命的敲打锣鼓,把发自内心的喜悦倾泄到“咚锵 咚锵咚咚锵”的锣鼓上。锣鼓的敲打成了老百姓唯一的娱乐工具,谁会敲打,尤其是在敲打换算《斤求两》过程中得心应手、随意变换,那就是一种骄傲、一种自豪,堪称伟大!
  把《斤求两》锣鼓敲打乐如何继承、传播下去成了我们最大的困惑。趁这些老人还健在,必须要挖掘出鼓谱。
  怎样记谱又成了我们最大的困难,为了尽量搜集整理完善,我们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拜访了家父张守山和村里大叔贺照奎、刘书田、刘加洪、刘士弟等老人;还访问了邻村好多略懂锣鼓敲打的中老年人,尽管他们知道的不很多,但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这次搜集资料中,最为关键的是,我还邀请到了我的外甥——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研究生在读博士王宇航以及他的同学林丹娴等人,是他们的辛勤劳作,才成就了今天的乐谱。
  现在,《斤求两》锣鼓敲打乐的鼓谱已部分和大家见面,欢迎曲谱爱好者共同商榷并请专家们不吝赐教。

(张永军)

编辑:任远
审核:厉敏
统筹: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