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要投稿

日照海关驻岚山港办事处“两手抓”“两手都赢”

发布时间:2020-08-31 07:31:32

  山东港口日照港岚山港区是我国重要的大宗散货进出口岸,铁矿砂、原油、原木、大豆、煤炭等商品进口量均居全国前列,其中相当比例的外贸船舶来往于澳大利亚、韩国、俄罗斯、菲律宾等新冠肺炎疫情高风险国家,疫情由海运渠道从境外输入的风险很大。同时,由于疫情严重影响,港区生产经营面临着不小困难。

  抗疫在继续,发展也要继续,如何既要抗疫守国门,又要跑步促发展?

  疫情暴发以来,日照海关驻岚山港办事处的关员们一手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各项防控工作,构筑起坚固的疫情防控网;一手坚守一线,争当先锋,全力保障港口生产平稳运营。他们主动作为,逆行而上,用使命和担当牢固筑起国门战“疫”堡垒,用勇于攻坚克难全力护航港口发展,成为最美逆行者、最佳护航员、最可爱的海关人。

  “疫情暴发以来,我们岚山港区克服重重困难,实现吞吐量、效益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日照海关驻岚山港办事处关员们既守好国门,又促进发展,‘两手抓’‘两手都赢’的系列举措。”山东港口日照港岚山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截至8月,日照海关驻岚山港办事处在山东港口日照港岚山港区累计检疫查验船舶852艘次,换班上下船船员2509人次,换班船员占山东口岸的近13%,占整个日照地区的52%以上,助力了岚山港区实现吞吐量、效益逆势双增长。

使命必达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强壁垒

  日前,在山东港口日照港岚南10号泊位,现场调度员田刚正在查看来自澳大利亚德文波特港的巴拿马籍开普船“金星”轮靠泊情况,远远地他就看到一个“全副武装”的身影伫立在码头边上,他叫司玉杰,一名海关关员,这已经是他今天第六次登轮检疫查验外贸船舶。

  登轮、检疫、采样,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在密闭高温的船舱内一干就是两个多小时,有时检疫查验结束已经是临近午夜,这对他们来说已是工作常态。

  随着国外疫情加剧,需要检疫查验的外贸船舶较3、4月份增加了3倍还多,在人员严重紧缺的情况下,他们有时需要加班连续工作16个小时以上。但他们依然一丝不苟、细致严谨,严把疫情防控第一关。

  山东港口日照港岚山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尤其是5月29日,在来自印度的船舶中检出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山东海港口岸首次,全国海港口岸第二例,8月份又检出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例、无症状感染者7例,为岚山港区防疫、生产两不误提供了可靠保障。

担当作为搭建救援生命的绿色通道

  6月4日8时,岚山口岸部门收到环联国际船代公司提交的船员就医申请。该公司代理的“丹麦散运(BULK DENMARK)”轮航行途中,一名菲律宾籍船员腹部疼痛、呕吐,已连续7天没有进食,生命垂危,急需靠泊救治。鉴于该轮途经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国家,日照海关岚办运管科结合船员病情等情况开展风险评估,提出多套救助方案,协调卫健委等相关部门,当日17时就安排船舶直接靠泊岚南11号泊位,第一时间安排人员登轮开展检疫查验,连夜将采集的样品送实验室检测,经现场查看该船员意识模糊、无法正常交流,立即安排送医救治。后经医院诊断,该船员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由于救助及时,该船员目前状态好转。

  每一次成功救助都承载着生命的重量,而每一次成功救助又凝聚着怎样的付出?据一名拖轮船长回忆:“见惯大风大浪的我们,还是被这样的一群人感动了。为了救助船员,他们经常需要乘坐拖轮前往30余海里外的锚地,一次往返时间就要5—10个小时,关员们不仅要经受海上风浪颠簸、晕船呕吐的考验,还需要在长达几米甚至十几米、近乎与海面垂直的软梯上攀爬,承担着巨大的安全风险。”

  “同救助生命相比,这点辛苦又算的了什么?能够有机会去帮助那些在海上漂泊的人,我感到非常光荣。”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近年来,岚办运管科已妥善排查船员有传染病症状者37人次、救助因病急需就医人员8人次。

创新举措为港口复工达产连放“大招”

  近日,在岚南7号泊位上,大家对突然出现的房车感到好奇,现场检疫人员介绍:“这是我们的秘密武器之一———用于换班下船船员检疫查验的可移动式检疫方舱,该方舱配备有新风系统和消毒系统,不仅有效保障了采样人员的安全,同时明显提高了口岸疫情防控能力。”检疫人员还介绍,为了更好地应对疫情,他们还对实验室设备进行了升级,核酸检测能力由每日24人份提高到100人份,同时启动24小时值班运行模式,检测人员随叫随到,确保样本随到随检、结果随出随报,大幅提高检测效率。

  为港口复工达产,日照海关驻岚山港办事处连放“大招”。当来自菲律宾的“海智1号”轮刚靠泊岚南15号泊位,一架无人机就在码头边缓缓升起,这是岚办运管科在检疫查验和水尺鉴定。今年6月份以来,锚地待靠船舶长时间保持在20艘以上,就在公司一筹莫展的时候,岚办运管科主动对接,集中精力开展通关便利化研究,探索实施“零接触”执法,使用无人机“看”水尺,将水尺观测时间由30分钟缩短至10分钟以内,在保证防疫“零接触”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船舶手续办理效率,保证了船舶靠泊后能够及时开工作业。

  光凭技术升级还不够,科学、快速、灵活、高效的配套机制更是让工作如虎添翼。2月份以来,山东港口日照港岚山公司外贸钢材船舶集中到港,由于港内监管存放场地紧张,只能采取暂卸码头再行装船的作业方式,一卸一装,既增加作业环节、大幅延长作业时间,又增加了生产成本。

  “我们将诉求传达给了岚办运管科,不久岚办运管科就提出‘边运抵边装船’的作业模式,外贸钢材运抵码头即可装船,单船可缩短作业时间近20%,为我们节约了大量的成本费用。同时他们推行‘一次申报、一份单据、一次查验、一次办完’的‘四个一’服务举措,精简运输工具监管业务流程,有效压缩船舶在港时间。”山东港口日照港岚山公司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兴杰 孟凡虎 通讯员 陈刚 吴淏)


编辑:刘源成
审核:厉敏
统筹: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