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隆……”2018年的春天,岚山区高兴镇白云村的一片养殖区开始拆除,养殖大棚里的物品早已清理干净,不一会儿,一大片孕育绿色的土地恢复原貌。
“哈哈哈。”2022年的秋天,在白云村原来养殖区位置建起的小广场上村民有说有笑,原来的养殖区已经摇身一变成为该村党群服务中心,也是村民寻求服务、学习充电、休闲娱乐的首选场所。
“刚开始说要取缔村里养殖区的时候,大伙都不理解,不想拆除。”白云村党支部书记徐西伟感叹道,当年为了劝导全村70余家养殖户,可是下了不少功夫。
“对啊,当时不理解村里的良苦用心。”在该村党群服务中心农村书屋找资料的冯之连说,想着自己没有一技之长,靠养两头猪赚点钱贴补家用,突然让拆除养殖大棚,岂不是没了收入来源,所以当时坚决反对。
冯之连回忆到,当时自己说出反对拆除养殖区的意见后,就堵住了耳朵,蒙住了眼睛,谁的劝说也不听,谁也不想见,一听到谁劝导他拆除养殖大棚,转头就走,不想搭话。
“帮助我们养殖户转产、让村庄环境变好、完善村里的各种基础设施。”冯之连说即使自己千方百计躲着,村里还是不厌其烦地跟他解释拆除养殖区的好处以及无规划养殖的弊端。看着他们这么辛苦,并且也一步步改善着村里的环境,冯之连渐渐理解了村里的用意,同意拆除自己的养殖大棚。
“当时村里有70余家养殖户,像冯之连一样的占据大部分。”徐西伟说道,为了说服养殖户同意拆除,村里成立工作组天天入户反复沟通,每天碰头总结当日工作开展情况,针对遇到的难题共同商讨解决的办法。
一户两户,很快70余家养殖户全都同意拆除。
打开话匣子的冯之连说道,村里果然没骗他,现在不但生活环境变好了,年收入还增加了,空余时间还能来农村书屋充充电,日子越过越好了。
养殖区拆除后,白云村开始偿还之前“生态账户”透支的欠账。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大浪潮下,按照高兴镇要求部署,在各级各部门的帮助下,该村积极争取改造项目,打造了小公园,建起了休闲凉亭、健身步道、花架,安装了户外桌椅、健身器材、太阳能路灯,建了花坛,摆了老物件,很快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子主路和部分巷道两旁种上了樱花、红叶石楠等,一年四季,景色迷人。除了做足“面子”工程,白云村还在“里子”工程上做好文章,原来露天的排水沟安装了地下排水管道,随意排放的污水也完成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安全排放,村里从内到外大变样。
慢慢变好的生活环境激发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共同缔造”双向奔赴的内生动力才能应运而生。
一辈子都生活在白云村的陈同余,亲眼见到近年来村里环境的变化,他激动地说:“以前村里环境非常差,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现如今,村里大变样,干净整洁的水泥路、石板路直通各家各户,房前屋后蔬果飘香,彩色墙绘主题鲜明,不管走到哪里都是干干净净的,大家也都自觉维护环境卫生。”
“现在真是大不一样,环境好,邻里和睦,家里小辈们回来得都更勤快了。”陈同余说。
基础设施的完善,环境的变好打通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
漫步在白云村,只见一垄垄茶树整齐有致,绵延成片,宛如一条条绿丝带缠绕田园间,勾勒出优美的曲线。
经过美丽乡村建设,村容村貌提升了,生态环境优化了,但村民粗放型的种植模式成为了村民增产、村集体增收的桎梏,怎么解决?
白云村不等不靠,成立了炕头置业合作社,与日照市日茶产业控股有限公司签订了茶园流转托管合作协议,托管后的茶园仍由白云村的茶农各自种植,但种植标准由日照市日茶产业控股有限公司制定:茶农按照该公司标准以及提供的有机肥料等统一管理;茶农采摘的鲜叶由该公司以不低于市场价统一收购。
通过托管,日照市日茶产业控股有限公司不用自建茶园就解决了茶源问题,村集体和茶农有了稳定且高于市场价的收入,每亩茶园年均增收2000元—3000元。
“随着村里高品质茶园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致富,出去打工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更多人选择留在家乡管理茶园,既照顾了家庭,又学到了技术,还致了富,真是一举多得。”徐西伟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统筹/策划 刘新英 采写 全媒体记者 王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