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时新闻

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二十届三中全会新闻发布会要点速览

来源:日照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07-21 16:49:23

  中共中央于2024年7月1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国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央改革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穆虹;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沈春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正部长级)唐方裕出席发布会介绍全会精神,并回答各界关心的问题。

  要点速览——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正部长级) 唐方裕

  ▶ 共15个部分60条,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

  唐方裕表示,《决定》一共15个部分60条,分三大板块。《决定》一共提出了300多项重要的改革举措,都是涉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的内容。

  ▶ 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唐方裕介绍,《决定》专门用1个部分来部署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其中强调,以调动全党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

  ▶ “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决定》中的这一条分量很重

  唐方裕介绍,全会《决定》强调“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这是《决定》60条中最后一条,分量很重。需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吃透改革要求。正确认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谋篇布局,准确理解每项改革举措的背景和定位、指向和内涵,搞清楚创新的基点、关键点在哪里,内容边界、与其他相关改革举措的关联在哪里,从而有的放矢、精准发力地抓好改革落实。

  二是精心组织实施。把《决定》的“大写意”转化为“工笔画”“施工图”。根据轻重缓急确定各项改革任务的起止时限,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推进完成。

  三是抓好责任落实。明确各项改革的实施主体和责任,逐一厘清牵头单位、参与单位、责任事项、责任人。对跨领域跨部门、某一单位难以牵头落实的改革举措,由党委、政府直接组织实施,抓深抓透,防止出现“九龙治水”这种现象。

  四是强化督察问效。持续开展专项督察、全面督察、综合督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将重大改革落实情况纳入巡视巡察内容,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

  五是坚持久久为功。深刻认识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坚持正确方向,增强前进定力,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全国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央改革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 穆虹

  ▶ 明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穆虹介绍说,《决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穆虹表示,《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好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等重大原则。

  ▶ 部署对外开放,《决定》释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明确信号

  穆虹表示,坚持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中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外部不确定性增加,但不会影响中国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坚定的决心和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我们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 韩文秀

  ▶ 强调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韩文秀介绍,《决定》明确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要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要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 我国利用外资还将持续扩大,中国依然是各国投资的沃土

  韩文秀介绍,对外开放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外资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积极贡献者。受国际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当前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出现下降。这是暂时的现象。随着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市场机遇持续增多,我国利用外资还将持续扩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大利用外资作出了重要部署。

  ▶ 事关房地产、新兴产业、扩大内需,加快新旧发展动能转换重点在三方面发力

  韩文秀介绍,我国房地产市场规模大、牵涉面广,对宏观经济运行具有系统性影响。当前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市场处于调整过程。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先立后破,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加快新旧发展动能转换,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多元而强劲的动力支撑。

  ▶ 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一靠政策给力二靠改革发力

  韩文秀表示,当前,我国经济保持回升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主要宏观指标符合预期,同时也面临一些困难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一些地方财政困难,表明我国经济恢复还不够强劲,不同地区、行业、企业之间存在分化现象。下一步要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实现更为均衡、普惠、包容的发展,一靠政策给力,二靠改革发力。

  ▶ 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刑事干预经济纠纷

  韩文秀介绍,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一项重大改革任务。《决定》明确了三方面关键改革举措:

  一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包括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全国一体化技术和数据市场,统一规范、信息共享的招标投标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一体衔接的流通规则和标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等。

  二是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

  三是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包括完善产权保护、信息披露、市场准入、破产退出、信用监管等制度。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 怀进鹏

  ▶ 中国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达2.5亿,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怀进鹏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不断强化对现代化建设的支撑。

  一是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60%,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

  二是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2.5亿。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

  三是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居世界第二位,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创新主体和人才的活力进一步释放,我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 我国将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

  怀进鹏介绍,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高校是国家最宝贵的资源。近年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

  下一步,我们将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着力强化高校有目标有组织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加强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 深化“四大类”改革,推动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根本性转变

  怀进鹏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把促进公平融入到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推动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根本性转变。重点深化“四大类”改革:

  一是在资源配置上,突出扩优提质,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我们将针对学龄人口峰谷变化做好前瞻性布局,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深化集团化办学和城乡结对帮扶,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让群众认可的“好学校”越来越多。

  二是在教育教学上,突出学生为本,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加强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审美能力和劳动习惯,全面普及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持续推进“双减”改革,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强化核心素养培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完善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的关爱体系,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的良好环境。

  三是在保障机制上,突出尊师重教,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我们将进一步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深入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依托“双一流”高校扩大高水平中小学教师培养规模。推进优秀中小学校长、教师到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完善保障激励机制,支持教师下得去、教得好、发挥带动引领作用。

  四是在新路径开辟上,突出数字赋能,发挥智慧教育新优势。教育数字化是缩小教育差距、提高教育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我们将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建强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打造中国版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探索大规模因材施教、创新性与个性化教学,更好满足群众“上好学”的需要。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 沈春耀

  ▶ 《决定》明确提出这些重要立法修法任务

  沈春耀表示,《决定》在相关部分明确提出了一些重要立法修法任务,包括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金融法、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反跨境腐败法,修改监督法、监察法,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着力处理好改革和法治的关系。

  (央视新闻、中国网)

编辑:王倩倩
审核:王宗敏
统筹:刘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