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新闻
我要投稿

画说渔事

发布时间:2015-12-07 08:37:34

策划 撰文 田文阁
创作 绘画 傅承峰

         拉筰

      “羞山不羞海”,这是日照沿海的老话,说的是拉筰时渔民都一丝不挂。那年代穷,布金贵。筰网是一种近海捕鱼用的围网,分大筰、小筰,清乾隆年间的大筰网高11米、长136米,绠绳30盘,每盘102米,百余人才拉得动。拉筰需筰网一套、舢板两只,场地多是海底平坦的沙质地海域,一天拉两次,涨潮时叫拉满潮,落潮时叫拉枯潮。鱼货多时还可拉截网。20世纪50年代,刘家湾曾一网拉过8000多斤黄鱼。传说乾隆南巡时曾专门来日照看拉筰。

        推虾皮

        大葱、虾皮卷煎饼,最地道的日照口味。
        虾皮,不是虾的皮,而是毛虾的肉。毛虾是海里最小的虾,大如豆牙,小似蚂蚁,晒干后觉不着肉,就一层皮,因而得其名。
        为什么叫“推虾皮”?这是因为捞毛虾使的网,叫推网,就是用两根5米左右的毛竹成扇状放好,将一根1米多的竹竿或木棍,在靠近竹竿粗头端扎成一等腰三角形的固定框。捕虾时,网就像一个打开的折叠扇,又像簸箕,“簸箕口”紧贴海底,人在网后推着向前走,所以叫推虾皮。
        推虾皮得会踩高跷,因为有时水深的地方毛虾多。于是,人们想出用跷子增高。
      推虾皮仅在海州湾底部,日照稍向南到赣榆、稍往北至胶南,就使船捕毛虾了。这是因为岚山头向南,一进江苏海滩就是淤泥底子,两城镇往北是沙底子,惟日照出虾皮的地方是混合型沙、泥滩涂。
        一方水土,一方人!
        一方沧海,一方虾!

        血网

        血网,也叫染网,就是用猪血定期浸染的渔网。在渔网是用麻线或棉线编结的年代,每年春天,渔网下海前都要做一次防腐维护。不然,渔网在海水中十几天就会长海苔。夏季如果遇上连阴天,渔网无法晒干,就更容易霉烂。因此,沿海先民在千百年的捕鱼实践中琢磨出用猪血染网防腐的方法。
        血网时,先在场地支一口大锅,锅台是石头砌的。血网时用一个大缸盛猪血,并用一个直径约1.5米、高约2米的大木桶来盛渔网,染过的网放在一个大木盆里,以便将猪血控干。然后,把网装进大木桶,抬到锅上蒸。蒸好后,从锅上抬下来,叫下桩(zhuang读去声)。
        用猪血染过的渔网,线条硬实、透水性好,不长青苔,夏日不怕腐烂,且带有浓浓的猪血的腥味,易吸引鱼类入网,因而旧时渔民们每年都要将网血染几次。

        旱船调子

        鲁东南沿海有一种古老水族舞,叫旱船调子,主要流传于涛雒镇小海村一带。据考证起源于明洪武年间。因为沿海渔民常年漂泊在海上,为求平安,都在重要节日举行祭祀,以表达对大海的崇拜与敬畏,最初的旱船调子只是人们在祭祀海龙王时带有简单运作的祈祷仪式,没有什么具体内容和形式,也无音乐伴奏,只是随意模仿的某些海洋生物的动作,在每年农历正月十六和六月十三祭海龙王庙会上才会出现。
        至清代,演出时就穿上画有海洋生物图案的服装,脸上画着海洋生物形象的脸谱,用锣鼓伴奏,成了有声有色的舞蹈。再后来,就用竹子和布料扎制鱼、鳖、虾、蟹、蚌等海洋生物模型,表演时或顶在头上或背在背上,海洋生物动作被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例如:鱼的嘴巴张合自如,尾巴能够随意摇摆,蟹的爪子能伸能缩还能抓物等。
        清末,旱船调子达到辉煌,在不同的喜庆活动中,配上民间小曲边舞边唱,伴奏除锣鼓外,还增加了二胡、笛子、箫等,表演场所主要是集市、庙会。

        海蜇媳妇

        “任家台、任家台,打渔吃不上鱼,种地把人饿死。”这是20世纪60年代初的一首民谣。当时,海边没有防护林,任家台的地不长庄稼,刮一场大风就能让海水浸到地里,地瓜、小麦活不下来,很多人家吃不上饭。因为穷,村里四五十个“光棍子”娶不着媳妇。
        一场“海蜇灾”带来了希望。当时,海面密密麻麻飘着海蜇,放一个竹竿都能站得起来,退潮后的沙滩叠着好几层死海蜇。邻村没那种大网,人家地也好,就任家台一个村捞海蜇。捞上来直接卖给丝山公社水产站,大约四斤能卖一分钱。到底卖了多少海蜇,没人记清了,只记得海蜇捞不完,钱能使劲赚。
        意外泛滥的海蜇,让任家台“小富”了一把。卖海蜇赚来的钱首先就花在说媳妇上,钱都是村里来出,最多的补了300元。由于礼金是卖海蜇赚的钱,村里人就把当时娶来的媳妇,称“海蜇媳妇”。

编辑:张珊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