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名河南残疾人来信赞“善行日照”



记者 马秀萍
近日,日照市文明办收到了一封来自河南洛阳的感谢信。信中主人公感谢日照市委宣传部,感谢日照市培育的爱心志愿者,是他们帮助这个特殊的群体完成了“圆梦之旅”。
◇事件回顾:爱心助力,圆梦大海
任何一种梦想都值得尊重。
“此生想看一眼大海”,这是河南洛阳的蒋庆伟最大的梦想。
5月初,日照爱心志愿者联合会会长滕兆敏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里,河南的残疾人朋友表示想来日照看大海,问能否得到帮助。滕兆敏热情回应,来日照就给他打电话。
5月19日上午,蒋队长一行到达日照,41名残疾人,最大的已经60多岁。考虑到这个团体的特殊性,滕兆敏从志愿者当中挑选出最有经验、心理素质最好、最细心的20多名照顾他们。
在金沙湾,松软的沙滩,轮椅无法前行,志愿者们不顾凉水,光脚抬轮椅,相互接力,传递着这些特殊游客的梦想。他们其中的一位,特地让志愿者接了一瓶海水来尝尝,“海水果然是咸的”。
当双手终于摸到浪花时,有的游客竖着大拇指激动地说:“为了看大海,你不知道我们做了多少努力,想了多少办法,我们打算用矿泉水瓶装海水,拿手提袋装沙子,甚至想用橡胶轮胎‘划’到海水边,哪怕用手拍打下浪花也知足了。真没想到你们能让我们走进大海里了。”
两天里,每到一个景区,都是志愿者背上背下。一位志愿者说:“他们真是太不容易了,但是他们的坚强,对梦想的执着,真是值得我们学习。”
爱心接力,充满了感染力。当这一个特殊的旅游团队结束了两天的活动,准备返程的时候,在万平口广场候车厅摆摊的“周村烧饼”摊点的老板,了解了这个特殊的队伍后很感慨,“你们献爱心,我也来当志愿者”,特地拿出来两箱烧饼分送给了这些河南朋友。
黄色的马甲,特殊的人群,志愿者和游客成了海边耀眼的风景。
◇感谢信摘录:传播正能量,让爱放光芒
5月23日,河南洛阳蒋庆伟、沈国庆、孙彦军、李学斌等41名残疾人联名写来了感谢信。部分摘录如下———
我们的大巴车刚停稳,那些穿着黄马甲的志愿者就蜂拥而上,把我们接下车,有的背,有的搀扶,还有的推轮椅。
到了海边,有十几级台阶,还有很宽的沙滩,沙子又松软,我们觉得根本没办法下去。可是滕会长等志愿者说,你们来一次不容易,不管再累也把你们拉到海边、摸到海水。很快,他们三五个人一齐把十几辆轮椅连人一起抬下来。走在沙滩上,涨潮的海水打过来,他们干脆把鞋子都脱了,光着脚抬着我们进到海里。
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摸到了海水,这是我们此生最幸福的时刻!看着涨潮的海水拍打海岸,两只脚浸泡在海水里,坐在轮椅上弯腰摸着海水,这一切好像在梦里才会有。是日照的志愿者朋友帮我们梦想成真!我们似乎摸到了每一个志愿者滚烫的心跳。每一个残疾人的脸上都绽放着满足、欣喜的笑容,每一个志愿者的额头都渗透出豆大的汗珠。这个情景使我们深受感动。
我们无以回报。我们只能回到洛阳后,在各个方面传播你们的大爱、传播你们的奉献精神!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我们也想把日照的这种志愿服务模式借鉴到洛阳,让它规范地发展、壮大。希望日照的残疾人朋友到洛阳看牡丹花,游龙门石窟。我们会带领洛阳的志愿者全程陪同、服务。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健全人都能感受社会的正能量!
◇记者手记:爱心组织让日照更温暖
生活中,伸出你的双手,也许对于困难的人就是一种莫大的帮助。
滕兆敏告诉记者,“其实好人好事需要带动,只要你做了我做了,他一定会做。有的人不理解,认为这是作秀。我还是坚持认为,这样的‘秀’呼吁大家都来作,这样,社会就会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漠。”
目前,在日照这座可以随时感受到爱心的城市,志愿服务队伍1000多支,注册志愿者21万,哪里有困难,哪里就能出现“爱心”的身影。近几年,全市一直在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已遍及港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