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这里是日照
我要投稿

这里是日照丨20年,再开海曲汉墓考古“盲盒”

来源:日照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08-06 22:14:18
纪念海曲汉墓考古发掘20周年
20年,再开海曲汉墓考古“盲盒”
2000年前的花椒种、甜瓜籽、核桃、桃核,汉代流行的瑟……


图片






20年前,也是在这样的夏日,日照郊区的一处考古工地,一件件精美的漆器、古朴的铜器……破土而出,将一段距今2000多年的日照汉代文明画卷逐渐铺陈在世人面前,给日照的考古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年白驹过隙,20年栉风沐雨,在考古人员辛勤付出下,经过研究人员持续的整理和研究,海曲汉墓这个巨大的“盲盒”还藏着诸多鲜为人知的惊喜。而经由这些惊喜,日照这段历史被勾勒得愈发鲜明,细节更加丰富。



海曲汉墓中发现2000余年前的植物种子

中国北方最美的漆器和丝织品、龟座凤形灯、鸠杖……对于海曲汉墓这些精美的出土文物,日照人如数家珍。这些也是海曲汉墓考古发掘登上“2002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重要凭证之一。在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前期,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曾对该考古发掘项目进行了近40分钟的专题报道。

20年来,考古工作者对海曲汉墓的研究从未间断,精心保存的五子奁被小心翼翼地打开,竟发现了2000多年前的花椒种子和完整的核桃!

据史料考证,花椒为我国本土植物。古人认为花椒的香气能使人长寿安康,《诗经·周颂》曰:“有椒其馨,胡考之宁”,《荀子·礼论》亦云:“椒兰芬,所以养鼻也”。

花椒是汉墓中出土次数最多的香料,更因其“能令毒虫不加,猛兽不犯,恶气不行,众妖并辟”,在很多五子妆奁、香囊和药袋中都有盛放,是汉代人最常用的香料之一。后又因其温热之性,籽粒众多,被汉人视为多子的象征,这也是该墓葬中存有花椒种子的一个重要原因。

图片
图片

2021年,海昏侯墓主人遗体中发现甜瓜籽,曾一度引发网友热议,其实,在2002年考古发掘的日照海曲汉墓中早有出土。

甜瓜也是中国本土植物,《诗经》等古籍中多有记载。现在国内发掘的多处墓葬中也都曾出土过甜瓜种子。甜瓜虽古已有之,但在汉代并未达到广泛种植的程度,平民百姓少有人吃。

海昏侯属于西汉时期的贵族,在他的墓中发现甜瓜籽,可以说明甜瓜当时深受达官贵人喜爱。由此可推测,海曲汉墓的主人身份可能非富即贵。


同时代的大古城汉墓里出土了瑟

海曲汉墓群出土的诸多器物中,以漆器最为精美,其保存之好、数量之多、品种之全都是北方地区考古发掘中绝无仅有的。

但鲜为人知的是,早在35年前,日照就出土了一批漆器。1987年5月,日照老城区西大古城村村民在建房时发现古墓一座,日照市博物馆向当时的临沂地区文管会报告后,会同文管会的同志,对大古城汉墓进行抢救清理。

图片

当时抢救清理的汉墓共有3座。其中M3汉墓的器物已被村民提取。M1、M2、M3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没有墓道。墓口因取土挖去深度不明。在清理中,工作人员发现M1墓圹西壁打破了M2墓圹的东壁,而M2的西壁则又打破了M3墓圹的东壁,这就是现在俗称的大古城汉墓,经过专家们多年研究,认为大古城汉墓与海曲汉墓属同一时期墓葬,同属于一个时代。

大古城汉墓共出土漆器29件,有夹纻胎和木胎两种。品类有瑟、奁、子奁、耳杯、碗、瓢、勺。

图片

奁为上下两部分,盖顶凸起,朱绘四叶柿蒂纹和云气纹,外区云气纹中镶嵌有3只银质猪马牛动物图案,动物造型栩栩如生,显得十分华丽壮观。子奁5件,有圆桶形、圆柱形、长条形、长方形、马蹄形。

耳杯17件,均为椭圆形,圆唇,月牙耳,小平底。形状有大小之分,杯体有纹饰与素面之别;碗2件,一件圆唇、深腹,腹部浑圆,圈足,髹漆为里朱外黑褐色;另一件为平口沿,方唇、斜收腹,平底,里外均髹黑漆;瓢1件,柄较短,柄的末端呈兽首状,腹较深,口呈椭圆形;勺2件,一件柄较长,勺体呈桃形状,浅腹,髹漆为里朱外黑褐,素面;另一件,勺较深,柄较短细,柄端刻为鸟首形,整个器物侧面如禽类状,髹漆为里朱外黑褐,柄部饰朱线,黑漆绘三角锯齿纹。

图片

这一组漆器五子奁,一直保存养护在日照市博物馆地下库房水容器里,35年过去了,博物馆技术人员日复一日地对它们进行科学养护。

近期博物馆技术人员又分别在不同的漆器内腔里发现了疑似“核桃”和“桃核”各一枚,具体鉴定内容还正在等待权威专家论证中。

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古城汉墓发现一把瑟(乐器)。这把瑟呈长条形,面底髹黑漆,面沿朱绘“井”字形双框线,框线外绘云气纹、几何纹,周边髹朱漆。

瑟的起源十分久远,在考古发现的弦乐器中所占的比重最大。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称“五十弦”《诗经》中有记载:“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周礼·乐器图》记载: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锦瑟》有“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的名句。

瑟在先秦便极为盛行,汉代亦流行很广,它的出土地点集中在湖北、湖南和河南三省,并且绝大多数出自东周楚墓。如我们熟知的湖北随县曾侯乙墓、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都出土有瑟。其他如江苏、安徽、山东和辽宁等省,只有零星发现。能在山东地区发现汉代的瑟,这非常少见,虽已残损,但却非常珍贵。


图片

相关链接


西汉时,日照沿海地区始置县,名海曲,属徐州刺史部琅琊郡。《太平寰宇记·密州·莒县》载:“汉海曲县故城在县东百六十里,属琅邪郡,有盐官。”据文物工作实际调查,海曲故城位于今东港区烟墩岭村南300米处,面积近12万平方米,故城东西两侧城垣至今犹存。距此1公里的西十里堡村西南约1千米处,一片低矮的丘陵地,有几个被当地人称为“王坟”和“娘娘坟”的大封土堆。


2002年春,同三高速工程即将在此施工,为了配合工程建设需要,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决定对公路所占压的一、二、三号封土堆进行抢救性发掘。此次发掘共清理中小型墓葬90座,出土陶、铜、漆、木、竹、玉、铁、角器等1200余件。因此处近海曲故城,且为汉代墓葬群,故而被称为海曲汉墓。因墓葬保存完好,出土文物丰富精美,墓葬封填方式独特,此次发掘被评为200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谢岩 通讯员 来守英 张雪晨

编辑:任远
审核:厉敏
统筹:孙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