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沈腾和马丽主演的电影《抓娃娃》成功引爆暑期档,影片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富豪父母“装穷”反向“鸡娃”的故事,引发了大家对“吃苦教育”的反思与讨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样的话语,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如今,尽管我们的生活富裕了,但必要的人生体验不能少,必备的生活能力不能缺失,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丢弃,吃苦教育仍然有存在的价值。
种下一棵树苗,你不能指望它不经历雨打风吹就能长成参天大树;同样,一个孩子也不可能永远被圈养在“温室”之内、“蜜罐”之中。反观我们身边,孩子接受吃苦教育的“机会”并不是很多。时下有不少学生,上学书包都要大人背、水壶要家长拎;到了高中,入学军训还没开始,就有人晕倒了,坚持不下去了;有些孩子甚至到了大学入学,家长还得全程护送、把床铺都铺好了才离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一个人战胜挫折的“战斗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艰苦的“耐受性”,被苦难“蹂躏”多了,才能“皮糙肉厚”抵御风雨。你看,巴黎奥运会上,全红禅“没惊动水,却惊动了全世界”,“莎头”组合“钦”尽全力“莎”出重围,谢瑜10米气手枪夺冠……耀眼成绩背后是日复一日的训练,是擦干汗水甚至泪水之后的愈挫愈勇,是不比“头悬梁 锥刺股”差多少的砥砺前行。 当然了,吃苦教育不是没苦硬吃。人为炮制苦难、刻意给孩子使绊子等无意义的苦难不会带来任何成长和满足感,很可能为一些孩子造成心理创伤,如焦虑、抑郁、缺失安全感等心理问题。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性格习惯、兴趣爱好和承受能力各不相同。我们应该寻求更加人性化、科学化的教育方法,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把吃苦简单地等同于吃糠咽菜、衣不蔽体,让“吃苦教育”流于形式,甚至走向极端。吃苦的本质不在身体上,而是在精神上。正如稻盛和夫所说:“吃苦是长时间为了目标而聚焦的能力,需放弃娱乐、无效社交等,本质是自控力、自制力、坚持和深度思考能力。”对现在的大部分学生而言,“吃苦”是一坐埋头两小时的毅力,是不聊天不打游戏的自律,是有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求知欲,是遇到附加题的冥思苦想不放弃。巴尔扎克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无数事实也告诉我们,“不吃苦,不成人”是社会的生存法则,也是成长成才的内在必然。让孩子承受一些摔打、经受一些磨练,才能更好地理解财富背后的辛勤付出,锻造强健的体格和强大的心脏。在遭遇人生低谷时,在攀登高山险峰时,那些曾经吃的“苦”,都将成为前行的动力,让人们更有勇气和能力去笑对人生的风雨。(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