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支付、刷脸解锁、刷脸开门、刷脸进站、刷脸办车险、刷脸办银行卡、刷脸上下班、甚至连进自家的小区门也要刷脸……太多的场景里,都需要我们完成刷脸才能更进一步。
没有人不期待真正的“科技改变生活”。人脸识别技术在公共领域的应用确实展现出诸多积极意义,比如:之前报道过的明星演唱会入场时通过人脸识别,抓获了多名潜逃多年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寻找到失散多年的被拐卖妇女儿童;有助于提高执法效率和社会公共安全。然而,对于当前各个渠道在泛滥使用的人脸识别,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似乎不刷脸就办不了什么事。
当前,“刷脸”无处不在。然而,被广泛采集的个人生物信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被定义为敏感个人信息的数据,是否能得到足够安全的保护?是否不被滥用?是否存在过度采集信息的嫌疑?是否会对个人隐私、家庭财产、公共安全带来威胁?动不动就要求刷脸真有必要吗?类似疑虑和担忧并非杞人忧天,也不是无病呻吟强说愁。此前媒体就有报道,人脸信息在网上被公开兜售,只要花2元钱就能买到上千张人脸照片,而5000多张人脸照片标价还不到10元。
事实上,有关人脸识别的滥用和争议一直没停。例如,一些商家暗中对人脸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借此判断顾客的消费意向和消费水平,用于“大数据杀熟”、诱导套路消费者;一些不法分子偷“脸”注册虚假公司,瞒天过海实施诈骗;有房地产开发商为精准获客,在售楼部偷偷设置人脸识别系统;有学校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对学生上课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甚至还有错时共享停车位、病房门也用上了人脸识别……笔者认为,这些技术过度应用犹如“高射炮打蚊子”,在使用场景必要性、程序正当性、与服务内容关联性方面都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面对强迫刷脸的情况,有网友给出了诙谐幽默的建议,戴口罩戴墨镜,实在不行就戴头盔吧;也有网友怒斥称,这是一种赶时髦、求时尚、变相的无视人格和权益的 “追风病”,得好好治治……
技术是中性的,本无对错之分。其究竟是“阿里巴巴的山洞”,还是“潘多拉的魔盒”,关键在于用之有度。人脸信息作为生物识别信息,是不可更改的,一旦泄露并被无底线滥用,危害性极大。防止人脸识别技术滥用,当务之急是要装好“安全阀”,拉紧“警戒线”,筑起“铜墙铁壁”。例如,最近上海市针对公共场所过度使用甚至滥用人脸识别技术的不良现象,开展个人信息权益保护专项执法行动,朝着公共场所“不刷脸为原则、刷脸为例外”的目标挺进,就释放出了积极的信号。
理清思路,划定底线红线,并不是要给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泼冷水。社会治理比较复杂,需要在多元利益和各方诉求中找到平衡点。既不能片面地追求安全而忽视效率,也不能只注重效率而不顾安全。规范人脸识别应用,相关部门要出台严格规定,明确人脸信息收集、使用和存储的合法边界;监管执法部门也要主动作为,对于确非必要、于法无据的“强制刷脸”场景,及时监督整改;作为公民自己,也要强化安全防范意识,谨慎使用手机APP上的“人脸识别”功能,小心自己的 “一张脸”在不知不觉中被不明“黑客”非法盗用。如果发现“苗头”不对,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依法依规保护自己的人身权益。
科技是向善向好的,不该是担惊和受怕。当你遇到不必要的“强制刷脸”时,不妨大声说个“不”字!(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