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行龘龘正收官,巳巳如意正走来。
日前,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01
这是意义非凡的文化加冕,不仅是对千年民俗瑰宝的权威认证,更是时代浪潮中传统文化强势“出圈”、走向世界的生动注脚。
岁序常易,华章日新。春节申遗成功只是序章,更好地呵护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并注入时代内涵,方能凯歌嘹亮。
春节并不只是一个单纯标在历法上的一个特殊日期,它是千百年来千千万万中国人在实践中塑造出来的文化综合体。
从英国伦敦特拉法加广场的春节活动,到马来西亚马六甲的新春嘉年华,再到法国巴黎烟火气十足的新春美食节……每年,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
02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春节这一承载千年文化的传统佳节,在传承的漫漫长路上,也无可避免地遭遇异化与淡化难题。有些人喟叹“年味淡了”“节味没了”,曾经翘首以盼的节日,如今却少了几分激动与热忱,节日氛围究竟被何冲淡?
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让传统节日的物质吸引力下降。过去,人们盼着过节吃顿好饭、穿件新衣裳。现如今,商品种类繁多,获取渠道便捷,传统节令饮食的吸引力下降,节日期间的商品稀有性大大降低。
现代生产方式的变化,导致传统节日与现代城市生产生活时空脱节。过去,农耕时代,春种秋收,二十四节气鲜明,如今工业化信息化发达,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连的节日体系自然受到冲击,“打工人”多是以阳历作为时间参照,致使节日与工作休息日时常错位,界限模糊。
再一点就是现代生活节奏的冲击。快节奏、高强度、流水线式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流程,让人们更加关注自我感受、追求即时满足与个性化表达。而与家庭、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各种联系则被渐渐忽略。一些商家发起的节日经济同质化严重,也让传统节日的特色和内涵不那么明确。
03
传统节日,蕴藏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描绘着一种文化的共同底色,是以文化自觉强化文化自信的最好方式,是以文化创新形塑文化自信的最好抓手。春节申遗成功是中国传统文化自信的彰显,既是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是新的起点而非终点。它督促着我们在时代浪潮中,精心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因此,保持传统节日的核心意义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显得尤为重要。
文化自觉,担负赓续节日传统的重任。王封臣在《闲话中国年》一书中写道,“每一个过年风俗的背后都有着一个传奇的故事,每一个故事的背后是中国人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传统节日都是有历史渊源的,需要深入挖掘传统节日背后的精神内核,理解其蕴含的道德伦理、哲学思想及审美追求。从春节的团圆祥和到中秋的思乡情怀,从端午的爱国情怀到重阳的敬老之德,每一个节日庆祝都是一次文化传承,都是一次精神洗礼。春节的时候,张贴年画的或许少了,但“福”字依然是家家户户都有的。祭灶的仪式很难见到了,但在一些年货礼盒里,灶王爷的形象被做成了冰箱贴,直接“坐镇”厨房。还有些地方开发了保健的年节屠苏酒、清新自然的清明团、驱邪祈福的端午五毒饼、造型各异的七夕巧果等精致创意美食。
链接生活,激活传统节日文化价值。传统节日能否延续,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在人们心中产生情感共鸣。因此,需要对节日民俗的内涵进行再挖掘、再分析和再提炼,将符合当下生产生活方式、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的理念放置在社会发展、公共治理和现代文明的序列中。端午挂艾草的习俗由来已久,寓意驱邪纳福。而在今年,这个传统习俗有了新玩法——几元一把的艾草,经包装变成“新中式门挂”后,不少花店还举办了DIY沙龙,年轻人用自己的审美和方式赋予了这个传统节日新的仪式感。
数字赋能,让传统节日文化穿越古今。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正好为传统节日提供新的载体、创制新的手段、赋予新的内涵。一些网络平台借助直播技术,实时呈现多地新春庙会热闹场景,主播带领观众云游庙会,领略民俗风情;不少网络游戏将剪纸、花灯、服饰等非遗元素融入其中,人们可以“身着”节日服装,放爆竹、打年兽,甚至在逼真复原的北宋汴京城畅游,在数字空间的各个角落邂逅传统美食。有博物馆推出线上“新春民俗数字展”,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观众仿若置身古代街市,与古人一同采购年货、写春联,沉浸式体验春节文化,在互动性演绎中收获节日新体验,让古老节日焕发全新魅力。
时代在变迁、文化在革新,倘若一味拘泥于旧习俗、旧习惯,不仅会限制节日的活力与吸引力,也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多元化需求。增强节日文化味,不能只顾着在老祖宗留下的传统中“刨食”,还要在时代潮流中探寻新的表达与呈现方式,让传统节日熠熠生辉,在每一代中华儿女心中种下文化的火种,传承不辍。(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