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燚 聂家华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新质生产力”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新质生产力作为数字技术主导下的生产力新跃迁,符合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抓住数字技术发展和变革的窗口期,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乃至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竞争中构筑新优势、占据制高点,都具有极为关键的战略意义。那么,如何培育新质生产力?
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等特征。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
第一,守好实体经济的根基。发展新质生产力,落脚点在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对一地的经济基础、民生就业等往往起到“稳定器”的作用,生产力的进步优先被应用于满足人类生存、发展、再生产的物质资料的提供中。现今实体经济涵盖的范围进一步延伸至建筑业、农业及其他生产性劳动部门,甚至可以推广至除金融房地产业以外的所有传统服务行业和现代服务业。它不仅有着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还具有牢固的实体资产和跨界融合能力。实体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和支撑产业的发展,进而加强整个经济的实力,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实体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载体,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核心。不可把实体经济简单地等同于传统产业,也不可将其与新质生产力各要素分而论之。应夯实实体经济的基础,并使其成为汇聚新质生产力各元素的辐辏之地,最终以新质生产力之“力”带动实体经济的稳固与振兴。
第二,以创新驱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科技创新是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部分发达经济体的“小院高墙”政策会对我国产生较大影响,如何进行自主创新,突破“卡脖子”工程,最大限度释放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显得尤为突出。一是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将关乎国家安全和未来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样才能摆脱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的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同时,立足长远,统筹谋划。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基本原则,聚焦芯片技术、高精度机床纳米材料、医疗器械等重大领域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研攻关。二是建设创新型人才梯队,打造创新高地。加快建设解决“卡脖子”技术攻关的战略人才队伍,打通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的信息沟通渠道,引导各创新主体间信息、技术、人才等要素的高度汇集与高效流动,加快人才生产力向技术生产力转化的速度。三是依靠全球性的创新资源汇聚激发劳动者的创造力。提升劳动资料的品质拓展可用资源的范围,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形成。科学技术是构成生产力的关键要素,以科技创新推动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的转变,最大效度释放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第三,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前瞻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从“单点突破”到“全面提升”的战略重点,为发展新动能、培育新增长点、摆脱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和“高端制约”奠定基石。不同于过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生产力发展的传统模式,新质生产力按照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理念,展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能力。通过增加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行业评价指标,重视能源利用水平和污染排放水平等指标在成本管理中的决定性地位,并纳入社会责任评价等手段,将绿色、循环、低碳理念贯穿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以产业链产业集群的绿色化水平提升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第四,数字赋能,深入推进国民经济创新发展。当前,伴随着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孕育、爆发及其在各产业领域的广泛融合和渗透,数字技术在推动形成新的物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资本和体力等传统的物质消耗正逐步让位于技术创新,生产力的本质也正由传统的“物质变换”向“技术创新”拓展,将颠覆性突破性引领性科学技术的发明引入,使生产力的能级出现裂变式的提升。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这些前沿技术的攻克和使用将推动知识创造驱动科技创新的周期日益缩短,加速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知识创造为内核的新质生产力的变革性力量将加速壮大并逐步成为主导性生产力,推动人类社会大跨步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驱动新质生产力跃迁,人类社会也将进入智能化乃至全面深度智能化时代。
每次人类社会大变局都蕴含着生产力的巨大革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内在要求孕育形成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我国构筑新竞争优势和赢得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选择。我们要瞄准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立足实际,放眼未来,整合提升新质生产力各要素,抢抓机遇,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引擎,释放新动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风高浪急中稳步前行。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