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日报/日照新闻网讯 “案子终于解决了,好轻松!”“我们的工资也到账了,太感谢了!”近日,申请执行人李某与13名工友来到日照经开区法院,向执行干警孙伟力连连道谢。这起涉及多方权益的纠纷,在历经数月攻坚后终于圆满画上了句号。
李某是一家汽车维修公司的员工。2024年6月,公司因经营不善倒闭,实际经营人王某拖欠李某及其他13名员工工资共计50余万元。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王某却销声匿迹,李某首先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立案后,执行干警孙伟力通过查控系统发现,该公司名下已无任何可供执行财产,关联案件显示,其在日照经开区法院还有两起因买卖合同纠纷引发的终本案件。在穷尽执行措施未果的情况下,李某的案子也终结了本次执行程序。
而就在此时,孙伟力从李某处得知,另外13名工友也准备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现在申请执行,结果还是终本,你们的情况我记下来,我们会想办法统筹处理的。”面对这13名准备申请强制执行的员工,孙伟力坚持系统思维,将潜在纠纷纳入执行视野,形成包含终本旧案、潜在纠纷在内的16起案件清单,并不断尝试查找公司的财产线索。最终,他依据工商部门查询回执,锁定公司股东张某、刘某。
“根据《公司法》相关规定,若存在出资瑕疵,股东需承担连带责任。”“集中清偿既能避免个人财产被查控,也有利于维护商业信誉。”经多次电话沟通,孙伟力不仅讲透了抽逃出资的法律后果,还帮助股东分析了利弊。春节期间,孙伟力也没有停下来,反复的沟通促使股东转变了态度,同意协商。
趁热打铁。春节一过,孙伟力便电话联系李某及另外13名员工代表,以及此前两起终本案件的申请执行人。经多轮沟通、协调,历时近一个月,各方初步达成调解意向。
2月26日,在孙伟力的主持下,股东与李某及另外两案的申请执行人首次“面对面”调解。对争议较大的补偿金部分,双方各让一步,最终16起案件一并解决。3月4日,3起终本案件签订了和解协议,同时案外与另外13名员工达成还款方案。当日,按照约定,股东将全部款项分别转入法院和申请执行人指定账户。至此,16起纠纷得到实质性化解。
近年来,日照经开区法院牢固树立“案件到我为止”理念,坚持系统思维和底线意识,深挖矛盾根源,找准突破关口,发挥调解优势,做实“立审执一体化”,最大限度实现了矛盾纠纷一次性解决、一揽子化解。(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胡颖 通讯员 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