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志愿军:雄兵出击》时的感受似乎还在眼前,《志愿军:存亡之战》又在国庆档如期上映了。
《志愿军:存亡之战》是由陈凯歌执导,朱一龙、辛柏青、张子枫等领衔主演。该片是《志愿军》三部曲的第二部,聚焦铁原阻击战,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第三次战役到第五次战役中的故事——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2.5万将士与近5万“联合国军”激战12昼夜,在铁原战场上构筑了一道冲不破的铁长城。志愿军将士们浴血奋战,终于把敌军打上了谈判桌。
《志愿军:存亡之战》将镜头对准了抗美援朝时期的铁原阻击战,将宏大悲壮的历史背景与微小人物的个人命运相结合,既回顾了那段硝烟战火的岁月,也歌颂了可歌可泣的志愿军。
该片实现了累计票房破11.00亿元,超越了《志愿军:雄兵出击》。
铁原阻击战被称为抗美援朝最惨烈的战斗之一,经过这一场鏖战之后,志愿军9000多人的兵力仅剩700人存活。
当时刚刚经历过战役的志愿军,在撤退的过程中临危受命,再次接到了一个几乎不可能的任务——临时搭建防线,在美军反扑几乎要突破三八线,四周没有任何一个志愿军主力部队可以补上,在没有制空权,缺少后勤,军事装备严重不对等的情况下,面对了摸清志愿军“礼拜攻势”,并决定使用超高弹药量狂轰滥炸的新帅李奇微,死守阻挡美国最精锐的部队之一美骑一师,并拖住庞大的“联合国军”半个月的时间。
对比叙事高亢、背景宏大的《志愿军:雄兵出击》,《志愿军:存亡之战》则是彻底颠覆了原有创作思想,将抗美援朝这个雄浑、激昂、悲壮的叙事转化为背景,以线条勾勒的手法聚焦普通战士,既记录真实历史,又展现情怀。
《志愿军:存亡之战》并没有过分突出个人英雄主义或者强烈的历史存在感,镜头不断切换,叙事线交织,面对那一张张尘灰满面的脸,会让人忘记了他们是哪位演员,在观众眼中,那就是一张张出现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脸。
这样的表达手法,在《我和我的祖国》中,陈凯歌导演就曾做过阐述:吾土吾民。就是这样简单的四个字,以华夏千年不灭之炬火,燃烧吾民千秋百代之热血。
在叙事上以小见大,在描写上举重若轻,这种表达在一部史诗级战争片中出现,是十分难得的。它不仅拉近了与观众们的距离,更易引起共情,还能以普通人在风雨飘摇的战争中所作出的牺牲与贡献,突出战争的恐怖,激发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迫切追求。
所以李默尹一家人都出现在战场上,相认、相励;所以弹药专家会跑到壕沟内,最近距离接触弹药,只为能给士兵们改良哪怕一点点;所以战士们像是接力赛一样,分工合作,用身体堵抢眼,用血肉争时间,拼了命去开闸放水……
一个个小人物,一个个活生生的年轻战士,都化成了为这场战役付出着的独立个体,默默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不是战场上的无名烈士,而是有血有肉的、具体的人。
这些一闪而过的小人物,都被塑造得鲜活饱满,又紧扣主题,每个人都服务于故事本身。它让我们看到一场战争不是史书上冰冷的记载或没有情感的伤亡数字,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以自己为阵地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
真正优秀的主旋律电影,不是高喊口号的单向传输,而是用一个个生动故事,“讲述,而不仅仅是展示”,实现真正的情感共鸣。《志愿军:存亡之战》就做到了这一点。
所以每次这部电影散场时,影院垃圾桶内总会增添很多湿透的纸巾。
这些纸巾,不仅来源于共情能力强的女性观众,还来源于被惨烈历史震撼的男性观众,来源于对国仇家恨尚一知半解的孩童。
更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上映后,很多视频博主、历史博主等,利用自己擅长的手法,为大家科普抗美援朝时期的铁原阻击战,乃至整个抗美援朝,乃至所有新中国为独立自主而经历的每一场战斗。让更多人了解到,新中国的发展过程中究竟面临过什么。
这样的科普互动,真好。特别是对年轻人和孩子,真好!
那些字字铿锵的话语,应该穿越时空被人们铭记。那些血染的风采,应该定格于历史长河中国,被我们,以及无数后来者铭记。
走出影院,看到外面高楼林立、灯火阑珊,小公园里有人在笑在闹,超市里有人在慢慢挑选,忽然明白了网友所说的:“原来此刻的万家灯火,便是电影最好的彩蛋。”(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