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聚焦高质量发展”中央主流媒体日照行记者见面会答记者问实录

来源:日照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11-15 09:41:42

日照日报/日照新闻网讯 11月13日上午,“聚焦高质量发展”中央主流媒体日照行记者见面会举行,就日照高质量发展整体情况进行介绍。东港区、市委政研室(改革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同志分别围绕我市“幸福城区”建设、改革任务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回答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记者提问。

以下为记者见面会答记者问文字实录。

人民日报记者:今年日照市与东港区分别入选2024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最具幸福感城区候选名单,请问东港区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来增强市民的幸福感?

市政府副市长、东港区委书记刘祥龙:感谢您的提问。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日照视察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作为日照市的驻地区、主城区,近年来,我们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推进民生项目建设,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生活在日照就是幸福”逐渐成为广大群众的切身感受。工作中,主要抓了三个方面。

一是办好民生实事。自2020年开始,我们坚持每年推出“为民办实事”,集中力量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比如,聚焦“学有所教”,近三年投资10.5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3所,集团化办学及学生覆盖率分别达到52.6%、51.6%,满足了群众“家门口就是好学校”的愿望与需求。聚焦“老有所养”,扎实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提升行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100%,获评山东省文旅康养强县。聚焦“病有所医”,持续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3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国家基本标准,建成医保工作站点131个、省市级示范标准村卫生室45个,真正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获评全国健康促进区、全省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区。

二是建设精致城市。我们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契机,按照“城市即公园、公园即城市”的理念,打造城市公园绿地108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4%,“开窗见景、出门入园”成为市民的生活日常。为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优化城市布局,我们深入实施了城市更新三年行动,提升改造老旧小区164个,建成交付安置区33个,日照路西片区、学苑路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入选省级城市更新试点片区。同时,加快城市服务配套建设,建成启用东港区体育中心、安泰网球公园、海曲图书馆等公共场馆,打造城市书房19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5.5平方米,为市民提供更多可知可感可及的城市公共服务。

三是优化发展环境。生态环境方面,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开展沿海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在全国率先探索运用“碳汇”模式治理城市裸土48.6万平方米,打造28公里阳光海岸绿道,海龙湾生态修复工程恢复海岸线1882米,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达到100%,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山东省生态文明强县。服务环境方面,为提升群众“获得感”,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改革,打造“港好办”“赢在东港”等特色服务品牌,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提升市民“安全感”,实施“精网微格”工程,创新打造“大嫂调解”“警司联调”等矛盾纠纷调解品牌,先后获评全省基层治理实验区、平安山东建设示范区;为提升人才“归属感”,坚持“以产聚才、以才兴产”,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连续2年举办“星耀东港”系列活动,高标准打造人才公寓、青年公寓1400余套,在主城区搭建起全覆盖、全周期的人口、人才服务体系,成功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一步,我们将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继续用群众的幸福指数衡量城市的发展质量,真正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新华社记者: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专门强调,要处理好改革部署和落实的关系,请介绍一下日照市是如何推动各项改革部署落地见效的?

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改革办副主任赵利钊: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日照市高度重视改革落实工作,市委提出的改革工作理念就是“顶天立地”抓谋划,“求真务实”抓落实,“加强沟通”聚合力。主要抓了三个方面:

一是领导带头当先锋。市委主要领导同志亲力亲为,在不折不扣落实中央改革部署、省委改革要求的同时,立足日照实际,主抓主推港产城融合、新质生产力培育、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机制等特色改革,特别是抢抓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机遇,牵头谋划推出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国家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国际绿色航运能源基地等一批引领性改革事项。比如,在新质生产力培育方面,近三年,日照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年均增长51.4%,高新技术企业年均增长45.7%,研发投入占比已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二。其他各位市级领导都认真落实重大改革领衔机制,坚持“一项重大改革、一名市级领导、一个部门牵头、一批单位配合”,打赢了一系列攻坚战,啃下了一块块硬骨头。

二是突出重点抓攻坚。紧紧牵住经济体制改革“牛鼻子”,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抓项目扩投资、促进城乡融合等谋划推出一批突破性、牵引性改革。比如,聚焦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项目落地全流程,全力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无证明办事”等改革,已推出“一件事”服务场景119个、“免证办”事项5721项。以“民宿开办一件事”为例,通过部门间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办结时间从15个工作日压缩为2个工作日。目前,全市建成运营民宿2560多家、床位3.6万多张。民宿产业已成为日照旅游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三是优化机制提效能。这几年,我们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不断健全完善改革工作机制。比如,通过建立闭环落实机制,贯通“改革谋划—责任分解—跟踪推进—评估问效”全链条,对每项改革任务,由谁来抓、怎么抓,都以清单化、项目化的办法分解出来。在此基础上,强化跟踪问效,实行红、黄、绿“三色管理”,对推进不及预期的挂牌督办。我们还把改革任务落实情况作为市委巡察、高质量发展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压力传导,构建起责任明晰、链条完整、环环相扣的工作机制。再比如,健全完善典型引路机制,及时总结基层和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近三年,我们有农村“三资”监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旅体融合等43项改革成果被国家层面肯定推广,起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

改革重在落实,也难在落实。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市委全会要求,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落实,不断将改革愿景变为发展实景、民生实景,让改革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惠及各类市场主体。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日照港视察,这为日照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请问日照围绕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前期已经开展了哪些工作,下步还有什么具体的举措?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乔宇:感谢您的提问!

日照因港设市、依港而兴。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始终把港口作为最核心的战略资源、最重要的发展平台、最靓丽的城市名片,用心用力用情、纵深推进,先后部署启动了27项港产城融合发展攻坚行动,出台了30条加强与山东省港口集团战略合作全力支持日照港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实施了60项港产城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取得了积极成效。

去年8月5日,新一届市委的第一次党政联席现场办公会议就安排在日照港召开,召集各区县功能区、市直有关部门研究港产城融合发展,部署推进45个重点项目、19个协同落实事项,全力支持港口轻装上阵快发展,做大做强港口经济。今年2月23日,在全市“项目突破年”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鲜明提出,抓招商、上项目关键要做活港口这篇大文章;3月26日,全市企业家发展大会进一步对港口赋能城市发展作出的历史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市委、市政府这一系列重要部署,为全市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搭建起合作共赢的“四梁八柱”。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日照、深入日照港视察,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这在日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日照人民、对港口建设的深情厚爱,既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我们推动新时期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创造了重要历史机遇。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安排,我们迅速行动起来,密切加强与港口对接,协同抓好对上争取,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8月9日,市政府与省港口集团联合印发了《关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意见》,将围绕把日照港打造成在全球有重要影响的集贸易港、金融港、物流港、枢纽港、产业港于一体的综合性大港和国际绿色航运能源基地,推进实施一系列引领性重大事项、重大项目。特别提出,日照港实现地方税收增速高于日照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推动总投资215.4亿元的日照港转型升级工程尽快落地,力争到2026年日照港航线达到100条,集装箱吞吐量突破800万标箱。另外,市政府还提请省政府制定了《支持日照市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意见》,这个文件近期有望出台,将进一步推出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支持举措。

在后续工作中,我们将把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牢牢记在心上,坚定不移落实好省政府意见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的部署要求,坚持港城“一家人”理念,协同推进好45个重点项目、19个协同落实事项,合力争取日照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和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日照港石臼港区#17#18泊位等5个重大事项纳入国家规划,支持推动日照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加力促进港口、产业、城市整体布局、深度融合、相互赋能,奋力谱写新时代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崭新篇章。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光明日报记者:生态环境部门在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宋君: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生态环境部门更加自觉把生态环保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考量,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引领、优化和倒逼作用,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源头治理,深入实施“四减四增”行动。第二轮“四减四增”行动顺利完成,全市产业、能源、运输、农业投入与用地结构不断优化。环境空气PM2.5、PM10连续三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SO2、NO2、CO稳定保持一级标准,空气优良率、重污染天数优于省下达任务目标。目前,启动第三轮“四减四增”行动,通过实施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能源结构清洁低碳高效发展、交通结构绿色转型、面源污染精细化管理提升等9大行动,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二是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助力经济建设提质增效。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项目突破年”要求,提前两年完成省下达“十四五”减排任务,并全力做好重点建设项目环境要素保障工作。动态更新《“十四五”新上建设项目环境要素保障方案》,及时掌握环境要素需求,实施57个减排工程,腾出更多污染物总量指标,提前谋划研究污染物替代实施路径,实现重点项目“应保尽保”。今年以来,已为133个项目保障环境要素指标。

三是坚持数智化引领,搭建双碳管理平台。开发了数智双碳管理平台,整合碳排放资源,开展碳足迹核算并建立评价体系,实现绿色金融领域信息互联共享,企业绿色资金需求与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产品精准匹配,拓宽了企业发展融资渠道。我市还建成全省首个市级碳普惠平台“碳惠日照”,打造衣食住行多个低碳场景,倡导全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平台上线一年,注册市民已达7万人,累计减排48.8万次,碳减排量超2000吨。

四是坚持向海图强,构建人海和谐海洋生态环境。建成28公里阳光海岸绿道,完成海龙湾、龙山湾、松虎湾、太阳湾等海岸带整治修复项目,创新养殖尾水处理技术减少污染直排,入海排污口全部完成整治销号,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100%。张北湾率先创成第一批省级美丽海湾;我市为全国7个全域创建美丽海湾的试点城市之一。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建设海洋美学馆、星岛蓝碳计划、婚庆公园等一批精品文旅项目,年均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以上,推动碧海蓝天变成真金白银。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治标和治本相贯通,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实现新突破,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生态环保力量。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编辑:孙珊珊
编审 :范雪梅
责编:刘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