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日报/日照新闻网讯 把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实实在在的成果。
在山东港口日照港,有这样一支以“80后”“90后”为骨干的年轻团队,他们敢于打破传统,攻克技术难关,蹚出转型新路,以“不守旧、不服输、不服气”的雄心壮志和使命担当,在智慧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征程中,唱响了一曲嘹亮的青春之歌。
他们就是——日照港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口建设团队。
不守旧:陈旧做法,是时候突破了
“陈旧做法,是时候突破了。”命运从不是定数,每一次选择都能改变未来。
53岁的田振东1989年入港成为煤码头电修工,积累丰富设备经验后,在港口智慧绿色转型契机下,他主动投身干散货全自动化协同作业攻关。
面对机械设备老旧、自动化改造困难重重,雷达扫描建模误差频繁出现的状况,田振东拒绝简单调整参数,坚持重新设计算法。他冒雨多次往返门机现场,在高温下反复测试,最终成功缩小误差,实现门机自动化改造。
2024年10月的一天,在集控室内,随着门机司机按下最后一个启动按钮,指令瞬间传达至作业现场,19#、20#泊位9台门机快速启动,煤炭抓取作业一气呵成。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字,是自动化工作的节奏与效率,也是近一年来田振东与团队攻坚门机自动化改造的最好见证。
不信命,只信汗水和智慧能创造奇迹。传统大宗干散货堆场的货垛管理,劳动强度大,且存在安全风险,实现干散货堆场的智能可视化管理迫在眉睫。
这让长期从事大宗干散货一线作业的杨玉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经深入研究与经验整合,杨玉刚决定在无人机和堆取料机臂架安装激光雷达模块。他带领团队争分夺秒,白天设备停即开工,夜晚利用皮带流程间隙作业,收集万余数据,实现210万平方米堆场、500多货垛及超千万吨库存的智能化升级,大幅减轻理货员劳动强度,提升管理效率与安全性。该团队成功推出了日照港智慧设备管理平台,让设备运行效率提高35%,维护成本下降20%,实现从被动维修到主动维护的转变。
不服输:即使失败1000次,也要冲锋
500余天、1000多场会议、1000余次失败尝试、百余万字研究材料……创新是一场不畏艰辛的长途跋涉,只有经历无数次打磨,才能练成“金刚钻”。
日照港技术创新中心负责人王衍棣,面对大宗干散货作业模式落后、全域智慧管控系统开发难题,在系统不稳定、流程不兼容等挫折面前,激励团队勇往直前。
受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启发,融合5G、工业物联网、AI等技术,王衍棣历经多地调研、算法优化与技术攻关,最终B-TOS系统上线,实现港口数据全面管理,为大宗干散货数智化转型提供了全新的“日照港方案”。
挑了上百次,只为选出最合适的“充电宝”。姜磊在火车装车系统建设中,不满传统“铁牛+绞车”系统弊端,受新能源汽车启发探寻新途径。经大量走访、资料研究与专家咨询,选定储能型电动牵车机方案。在“超级电容”电动机车研发中,克服充放电与操控难题,成功实现无人化快速定量装车,效率提升2.75倍,有力推动港口绿色智慧升级。
不怕难:没有办法,就寻找办法
没有先例,就创造先例。把火车摘钩解列变成自动化,一直是张守波心中的执念。
针对翻车机人工摘钩难题,张守波在厂家否定后自主研发。受机器手臂焊接启发,深入企业学习、钻研资料与反复试验,8个月内300余次尝试,成功研制自动摘钩机器人,适配多种火车车型,效率提高12%,赢得厂家赞叹,彰显港口强大创新实力。
没有方案,就试出方案。大宗散货的露天堆存粉尘治理是个“老大难”问题,传统苫盖方式成本高且危险,如何改变这种苫盖模式,成了侯世波日思夜想都要解决的难题。
日照港推出自主研发的抑尘剂,给侯世波带来了新思路。经过苦思与方案优化,创新“大机自动上水+悬臂抑尘剂喷洒”方案,突破温度限制,兼具高效、低成本优势,有效解决堆存起尘问题。
团队中,还有这样一位“00后”,刘慧子。身为团队信息化尖兵,无畏挑战,从多领域技术研究到代码攻坚,从初登门机的紧张到技术突破时的专注,她积极探寻技术与需求契合点,推动成果转化,诠释青春奋斗力量。
没有经验,就闯出经验。“如果把数字中台比作打通硬件和软件之间的‘神经网络’,那我就像做手术的‘医生’。”牟宗涛负责数字中台的搭建工作。
面对海量复杂数据,牟宗涛借鉴先进经验,日夜奋战提炼分析。在长期高强度工作下,成功整合121个业务系统与76台(套)设备数据,实现智能调度决策,解决数据难题,助力港口智慧化运营。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可能”变成“无限可能”,这背后,源于紧迫感、危机感,更是责任感使然。牢记嘱托,继续奋斗,如今的日照港,在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口的道路上,正昂首阔步前行。
(日照报业媒体记者 黄建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