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日报/日照新闻网讯 “嚯,这颗蓝莓得有硬币大!”2月18日清晨,在莒县果庄镇的蓝莓种植大棚内,种植大户严孝伟轻托着一颗蓝紫色果实给记者展示。
严孝伟告诉记者:“手中这个品种叫F6,它是蓝莓当中最新的品种之一,号称丰产之王,果实大、果粉漂亮、口感甜。今年预计亩产可达2000公斤。自去年12月开始采摘以来,10个大棚已累计采摘800公斤左右。由于上市时间较早,市场价格较为理想。”
时针回拨到2013年。严孝伟是全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未曾预料到,试种的3亩蓝莓,会在12年后“长”成28个现代化大棚。
“在机缘巧合下,我尝试种植了3亩蓝莓,10余万元的收益让我发现了其中的商机,便开始专心探索蓝莓种植。从第三年开始,逐步扩大种植面积,目前已发展至28个大棚,总面积约110亩。”严孝伟说。
在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后,2018年,严孝伟带头成立了果庄雪润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共同发展蓝莓产业,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当时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大家团结在一起共同发展,种植面积大了以后,能吸引更多大客户,对外销售的渠道也就更为广泛。”严孝伟说,“合作社给农户提供种苗以及种植技术,帮助农户进行水肥一体化配套和病虫害管理,最后统一收购并对外销售。”
目前,严孝伟已带动周边20余个村庄的2000余户村民种植蓝莓,后梭庄村村民于秋美就是其中之一。
她回忆道:“去年7月14日,我正式种下蓝莓苗,当时苗高20公分左右。从栽种那天起,我就像照顾孩子一样精心管理。种植老师们帮我预估了一下,一棵树的产量能有2公斤左右。”看着即将成熟的蓝莓,于秋美倍感欣喜。
随着蓝莓产量的快速增长,果庄镇党委、政府于2023年建设并投入使用果庄镇雪润蓝莓运营中心,供周边的种植户及代办和经理人免费使用。
“听说这里的蓝莓质量高、品种多、口感好,今天专门来采购了一部分,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前来收购蓝莓的潘月祥对果庄蓝莓甚是满意。
从“小心探棚”到“技术突围”再到“产业裂变”,一颗小小的蓝莓实现了从起步到壮大的三级跃升,完成了蓝莓种植、技术升级和产业拓展的关键跨越。
近年来,果庄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推动蓝莓产业发展壮大,逐步形成了规模种植、休闲采摘、冷藏保鲜、市场销售等较为完整的蓝莓产业链条。截至目前,全镇种植蓝莓6000余亩,年产值达3亿元,小小的蓝莓果已成为果庄镇的富农大产业。
“我们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引入更先进的农业种植设备,推动种植技术精细化发展,不断提升蓝莓产量和品质,进一步巩固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持续打造果庄镇蓝莓特色品牌,扩大蓝莓知名度和市场份额。”果庄镇农业工作负责人赵伟田表示。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厉倩 通讯员 安丛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