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日报/日照新闻网讯“即将开通!”今年3月,日照市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日照综合客运站项目推进情况,日照人翘首期盼多年的“始发终到”站之梦,即将成为现实。
一方城,一座站,一扇窗。日照综合客运站是日兰高铁的重要交通枢纽,开通后将连通日兰高铁、青盐铁路接入国家铁路网,不仅使市民及旅客乘坐高铁出行更加便捷,也将助力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综合客运站,不仅是城市客流集散的中心点,也是城市内外交通的衔接点。为完善日照综合客运站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我市住建部门积极组织参建各方及各部门单位抓好项目推进,秉承“站城融合”等理念,竭力把日照综合客运站配套工程建成标杆工程、放心工程。
晨曦初露,黄海潮声未远,一座崭新的城市地标正悄然成型。在高铁时代呼啸而来的今天,日照综合客运站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滨海城市的交通动脉上。而作为其“第一印象”的站前广场,正以匠心之笔,勾勒出集功能、美学与人文关怀于一体的城市客厅。
全力推进,竭力打造日照城市新名片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每当抵达一座陌生的城市,如果高铁站及配套设施环境整洁、功能设计合理,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就会随之提升。
日照综合客运站的启用,将为鲁南高铁客运专线旅客及广大市民提供乘车、中转、集疏运等交通服务,而作为其配套工程的站前广场,也将提供文旅、休闲、商业、停车等公共服务,成为日照最大的市民综合性广场和城市名片。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日照综合客运站站前广场按照“一轴六区”的总体结构进行设计,“一轴”即“站房——海曲路”的南北向中轴线,围绕中轴设置了“海洋之心”“市民广场”,以此形成广场主视线、人流集散中心和旅游形象门面。从北侧烟台路向站房一侧看,“海洋之心”如同站房和水池合抱中的珍珠,再从站房向烟台路看,则强化了烟台路的视轴线效果,与海曲东路形成连贯的天际线。值得一提的是,“海洋之心”采用全息隐形屏包覆,内置LED显示设备,透光率可达75%,是全球首款球形全息隐形屏,将成为夜间一处新晋打卡点。
“每周召开一次现场会,现场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确定落实任务的时间。”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工期紧、任务重,为了高质量完成配套工程,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对项目设计方案进行多轮研究,进一步明确项目定位,并多次到项目调研,确保每个环节都万无一失。不仅如此,为确保项目能够按期完成建设内容,还积极会同各参建单位形成工作机制,组织专人专班跟上推进,每日督导项目公司、施工、监理、造价咨询等单位履职尽责,及时了解推进情况,解决施工困难,抢赶施工进度,全力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站城融合,为市民及游客打造一座综合性站前广场
什么是“站城融合”?其实是指铁路车站与城市空间的紧密融合,其核心要义是依托铁路客运站点及周边区域快速发展,将交通功能与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有机衔接,形成交通站点建设与城市发展联动效应,它可定义为:通过规划、建设、运营的协调综合客运站与周边区域实现交通功能与城市功能高效整合、管理运营协调统一、空间肌理有机联系,加快实现都市圈空间格局。
“你看这些石材,最厚达到了12厘米,最薄的也有7厘米。我们在选择石材时,按照高标准、高质量要求,增加厚度,使广场铺装更加经久耐用,打造全市样板。”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场上7厘米、12厘米的石材厚度,在省内石材铺装施工标准中也处于前列,这一细节也体现了在设计施工过程中,日照各级各部门想要为市民及游客打造一座综合性站前广场的拳拳之心。
从日照综合客运站配套工程设计方案获得批复时起,市政府相关领导、各相关责任单位便一次又一次来到建设现场,强调各责任部门要强化协作配合,秉承“站城融合”理念,真正打造一处民生工程。
日照综合客运站配套工程项目建设规模大、涉及部门单位多,需要协调的事项复杂。自项目开工以来,市住建局积极协调各部门、单位积极配合,全力支持项目建设,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组织专业力量进行技术指导,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各参建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不断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效率,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加强质量安全管理,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日照综合客运站配套工程在国内高铁站配套设施中也处于领先水平,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升品质的要求,我们住建部门针对重要节点和关键技术攻坚克难、创新方案。”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场铺装面积4.2万平方米,为保证规划合理,住建部门专门组织设计单位开展分析论证,通过计算及相关规范要求,确保空间规划合理、用材讲究。
不仅如此,广场标志性建筑“海洋之心”直径14米,球体面积约500平方米,可根据不同场景360度全方位呈现裸眼3D效果,白天如珍珠般光洁透明,晚上呈现五彩光影效果。据了解,“海洋之心”采取市场化方式,由日照中建八局交通服务设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运营,运营期间通过广告、影音播放等方式获取商业收益,为市民和游客创造出沉浸式的视觉游览体验,今后还将结合举办节庆主题活动,打造日照城市IP。公交综合体幕墙面积约4.4万平方米,采用双曲面铝板,施工技术难度大,施工措施在我市少见,市住建部门多次组织各参加单位研究论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最终确定采用剪刀车及曲臂车配合吊车完成安装施工,满足工期及施工品质要求。绿化面积1.03万平方米,设计采用本地树种,“乔木+灌木+地被”多品种、多层次搭配,形成静谧、围合的空间,打造具有地域特色、三季有花的植物景观……
新的起点,为日照城市发展续写更美好篇章
“铺设与景观同步进行……”
“石材结构必须专门定制……”
“跟进‘海洋之心’的定制和施工进度……”
在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的工作推进手册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一项工作的进度情况。项目自启动以来,作为项目政府实施机构的市住建局会同各部门、单位,积极协调项目土地征迁、手续办理、设计方案、银行融资、施工推进等工作——与时间赛跑,与不断完善的设计方案赛跑,蹲点驻守,盯紧跟进,只为高标准完成这一重点民生工程。
辛苦耕耘,必收硕果。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对日照综合客运站配套工程推进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项目建设,是上下一心的结果。
一座城市的发展,必须有强劲的筋骨支撑。日照综合客运站配套工程的建成,一方面将作为日照站的配套设施服务国家高速铁路网,满足旅客乘车需求,实现日照市交通的升级,另一方面将辐射周边片区,激发城市活力,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市的亮丽名片和文明窗口。
蓄之既智,其发必远。日照综合客运站启用在即,借势于此,将为日照城市发展续写新的篇章。今后,不仅让旅客在市区内就能乘上高铁,也将完成客货分流并具备始发终到功能,成为集高铁、公交、旅游集散、停车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客运枢纽——既支撑起了城市的发展变革,也勾勒出百姓越来越幸福的生活模样。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蒋月阳 许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