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东港:交通“流量”变成发展“热量”

来源:日照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4-21 08:33:07

日照日报/日照新闻网讯 几年前,人们还沉浸在航空、高铁开通的喜悦之中,如今,东港区又迎来了铁路交通的升级版。新建的日照站即将启用,入网的日兰高速铁路日照西至张郭段、日照站货运设施改造工程以及青盐铁路合村联络线正式运营,已经进入倒计时。

东港区,为日照市主城区,海陆空交通线路纵横交错,先天区位优势不断赋予其新的发展机遇与历史重任。以交通枢纽“流量”赋能经济发展“热量”,东港人正用新理念新视角谋篇布局、推动发展。

以“路”促“融”天地宽

最近,东港区相关负责人搭乘高铁奔赴济南开展项目推介,仅仅用了3个小时便抵达目的地。“比坐普列快了一半,省下的时间可以更好地与人洽谈合作。”

东港区在哪里?在海边。铺开地图,这里是青岛都市圈南翼,环黄渤海经济圈、环太平洋经济圈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交汇于此。

更让当地人引以为豪的是,家门口有两座“港”。一个是日照港,通过高铁、海航内接全国各地,外联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个是空港,航线可直达20个国内城市。

面对日臻通达的交通带来的“同城效应”“虹吸效应”,如何在区域协调发展中抢占先机?

在东港区,从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到各部门、镇街道负责同志,再到村居社区、企业负责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世界地图成为办公室必备标配。大家形成一个共识:发展不能坐井观天,唯有将自身发展置于新发展大格局中,用全国眼光乃至世界眼光主动契合枢纽的能级与流量,在主动“融圈”“入带”中,实现“出圈”、联动发展。

破除了行政区划“有形之墙”、思维观念“无形之壁”,日益畅达的交通动脉,化为城际之间双向奔赴、共建共享的一条条纽带。

人沿线走,大交通延展着发展触角。过去一段时间,东港区相关负责同志沿着陆海空交通线路密集“走出去”,寻求发展伙伴,推动资源、产业、市场、创新共享。先后奔赴京晋陕豫江浙沪组织开展城市推介和项目对接活动50多场,先后达成合作项目上百个,与10多座城市形成深度合作关系。在青岛市南区搭建的“融合发展共创未来”日照会客厅(青岛),成为东港区融入胶东经济圈、青岛都市圈的前哨。

立足一域、着眼全局。通过东西交通轴线,与河南、山西、陕西等省的先进装备制造、能源材料制造形成产业链条无缝衔接,众多商贸物流项目在此集结;通过南北交通轴线,上接京津冀,下连江浙沪、粤港澳,金融、物流、高端电子信息及高端制造业等领域的产业项目纷至沓来;通过港口出海门户,瞄准“一带一路”、RCEP等新兴市场,众多企业扬帆出海……以创新为笔,以“路”为线条,更加广阔的发展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以“路”聚“能”活力涌动

阳春时节,海潮阵阵。

日照港内,由东港区与山东同心智行数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同心智行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中。一路之隔,港口供应链综合服务园,众多大宗商品交易、智慧物流、航运金融等上下游企业在此聚集。去年,港口经济对全区经济发展综合贡献率突破30%。

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日照市和东港区运筹已久。今年,东港区进一步充实优化港口服务专班力量,全力以赴服务推进日照港转型升级,加强临港区域生产生活配套,发挥“一港双通道”优势,加快推进涉港产业和上下游项目,打造的港口供应链产业集聚区、航运人才综合服务集聚区,实现强港、兴产、活城多赢。

放大格局以“路”聚“能”,不是单兵突进,而是陆海一体联动发展。由港口供应链综合服务园向西、向北,扫视整个城乡,日照中央活力区、空港经济开发区为、新旧动能转换示范片区、钢铁配套产业园等功能园区和产业园区,产业持续导入,更多的经济要素加速聚集。

目光向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沿瓦日铁路线、黄河流域等重点区域的创新发展辐射接踵而来。东港区聚焦楼宇经济、港口经济、低空经济及信息技术、钢铁制造、生命健康、现代海洋、新能源等9大产业链谋篇布局,面向海内外建链、补链、畅链、延链、强链,通过“双向奔赴”,把“交通优势”变为“聚能胜势”。

前不久,东港区48个项目集中开工,涵盖制造业、基础设施和民生、乡村振兴及服务业等多个领域,总投资145.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6.6亿元。

“旁边就是山东钢铁、日照钢铁,30分钟就能到机场、日照港……”在山东宏创钢材精深加工项目方看来,区位之利带来的不仅仅是交通物流成本的降低,更是高效对接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的通达。项目生产的冷链、海运等集装箱不仅可就近服务日照港,还可以出口海外市场,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

如今,“聚塑云”、港口供应链综合服务园等众多数字平台在东港聚焦发力,打造覆盖全国链接全球的线上供应链。力山特、比特智能等一批创新型企业念活“链成诀”,在主动卡位全国产业链条中施展拳脚……

着眼“大棋局”落子“新赛道”,发展图景正在变成发展实景。

以“路”引“流”热力十足

便捷交通带来的人流效益,商家最敏锐。

新建日照站尚未正式运营,距离车站仅100米的雁达城商业综合体,已进入最后的冲刺建设阶段。

这里不仅设有多种泡汤选择,还规划了书吧、观影区、餐饮区、按摩区等休闲娱乐分区,将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时尚休闲体验。招商运营负责人马德顺介绍:“一出火车站就能看到雁达城,我们致力于将其打造成外地游客来日照的首站微度假会客厅。”

然而,从人流量到消费力的转化并非一蹴而就。东港区相关负责人说:“交通带来了客流,但要留住这些客人的心,还需丰富业态,形成多元的消费场景。”

步出日照港、新建日照站,在“10分钟”生活圈内,喜来登大酒店、雁达城商业综合体、万达广场等高端消费场所错落分布,石臼老街、东夷小镇、芒果时代广场等特色商业街区与之呼应,还有开元森泊四季水上乐园,万平口的咖啡与海、SeeSea精品咖啡馆等时尚休闲空间穿插其中。文化、商业与城市景观相互交融,让游客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东港区紧盯文旅商业市场需求新变化,依托丰富的沿海资源、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坚实的产业基础,推动文旅产业与体育、休闲、娱乐等产业深度融合。通过培育多元业态场景,打造“夜间经济”、时尚场景,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业态市场。

在即将来临的旅游旺季,立足“旅游景区+乡村田园”资源优势,发挥海洋旅游、夜间经济、乡村旅游、沉浸式演艺等新业态文旅带动作用,精心打造“嗨玩金沙滩”东港场景,让游客尽情领略日照的海滨风情与特色文旅魅力。

大枢纽连着小网络。这些年,东港区坚持生态优先,通过推进美丽乡村、精致城市建设,新开工建设道路22条,完成主路面铺设20条,实施道路绿化提升工程5条,新增绿化面积1.66万平方米。一条条城乡路成为产业大道、生态大道、景观大道、旅游大道,“处处是景观、处处可打卡、处处能体验”的全域旅游图景,吸引着远近游客。

“五一”假期旅游季尚未拉开帷幕,东港区105家民宿的床位便已被游客抢先预订。以枢纽流量为强劲驱动力,东港区正全力掀起新一轮旅游热潮,书写文旅发展的全新篇章。

通讯员 卢立平

编辑:王晶
编审 :陶蒙
责编:刘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