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回归”首期,座无虚席!他分享了什么……

来源:日照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4-24 15:50:12

翻开一本书,就是打开一个世界

当城市褪去喧嚣,暮色缓缓铺展

属于文字的光,却在此刻愈发明亮

4月22日晚,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前夕,2025年“夜读日照”首期节目,踏着暮春温情回归。在这里,与日照的文学爱好者、爱书人共叙前缘,让夜读成为一种新型文化交流方式。当晚,首期节目邀请了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日照作家夏立君,与近300名市民读者展开了一场关于时间、关于自我、关于写作的共读。

image.png

自2019年起,日照市文化和旅游局策划推出“夜读日照”品牌文化活动,以文化访谈、书籍共读的呈现方式,打造了日照文化界专家学者与市民读者对话交流的平台。2025“夜读日照”品牌文化活动由中共日照市委宣传部、日照日报社、日照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日照市图书馆、日照日报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承办。

当晚

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

夏立君与市民读者一起

在流淌的文字与闪烁的思绪中

开启了一场与时间对话、与创作共鸣的奇妙之旅—— 

image.png

时间的尺度——

在历史的褶皱中寻找文学的温度

4月22日晚上7点半,当聚光灯打在舞台中央,鲁迅文学奖得主夏立君从舞台下跃身上台,手中捧着那本让无数读者为之动容的《时间的压力》。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在市民读者热切的目光中,一场穿越千年,关于时间的对话拉开帷幕。

image.png

2008年,夏立君作品《时间之箭》荣登“2008年中国散文排行榜”;2017年,《时间的压力》再次以“时间”命名,获鲁迅文学奖。如此钟情于“时间”,夏立君坦言:“五十岁那年,时间的紧迫和压力如潮水涌来,我意识到必须放下一切,为文学孤注一掷,要写出别人写不出来的东西。”

image.png

于是,他放下安稳的工作,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埋首古籍,与司马迁、屈原、曹操、李白等历史人物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7位有血有肉、热血、热烈、热情的古人形象便立体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们真切感受到“历史是冷峻的,但历史人物是有温度的”。

理想的疆域——

是基于生命体验的文学自觉

在被问起为何选取这几位古人时,夏立君说,“谁和我共鸣最强,我就去写谁。”与古人交谈,夏立君与他们如亲密的朋友对谈,有崇拜、有心痛、有批判,亦有感同身受的悲悯。

image.png

比如,他被曹操的诗文征服时,满含热泪,感悟到那一份救世的情怀化成沧海苍茫;

比如,他心痛屈原委屈而终,疾呼:“解说不尽的屈原,就像一面镜子……有人照见面具,有人照见肝胆,还有人照见的不知是什么。”

image.png

再比如,他说起李白,如同谈起挚友知己,那一份“心花怒放”是最为轻松、释放的。那一刻,他与李白之间,仿若不是这漫漫时空,而是花间一壶酒。

在夏立君眼中,历史长河中的时间,是无数个瞬间的堆叠。在几十年的创作中,夏立君试图捕捉那些被时间掩埋的故事与情感,让它们在文字中获得新生,在时间的维度里得以永恒。

image.png

创作的密码——

从心海深处到笔尖流淌

当天晚上,除了分享有关“时间”的创作心得和感悟外,夏立君还分享了在“讲故事”上的灵感。

他谈到自13岁便有了文学梦想,与此同时还有一个梦想,就是当乞丐。他说,在童时的记忆中,乞丐在他的眼里,是一道风景。在散文《生命的初衷》中,夏立君将这份童趣和梦想真切地呈现。讲到兴起,他站起身来,学着儿时见到的乞丐模样,风趣幽默地高声唱道:“日头落山了唉,天这个时候了啊!……”台下观众被逗笑,响起一片掌声。夏立君大手一挥,无比洒脱地说:“我觉得我的文学梦想和乞丐梦是不冲突的!”

此刻,一个与大家印象中纵横捭阖、抒写厚重历史故事的形象不一样的夏立君,在聚光灯下闪闪发光——童趣、烂漫,又有些“胆大妄为”……

“语言是工具,唯有注入真情实感才能迸发力量。”在谈及写作技巧,他认为散文在个别细节上是有虚构的,“虚构的诱惑对我而言是持续的。”

image.png

思维的碰撞——

面对时代浪潮在坚守中拥抱变革

读者提问环节,夏立君对AI技术、史料与想象的平衡等热点话题给出独到见解。“AI是工具,而非替代者。”他直言,尽管技术带来便利,但文学创作的灵魂——人类的情感与思想,是芯片永远无法复刻的。在回答日照航海工程职业学院学生温慧媛提出的如何平衡人工智能与文学创作的人文情怀,夏立君表示,“强大的虚构能力,方能成就强大的真实。”他鼓励读者在利用技术的同时,保持对文字的敬畏之心。

image.png

现场,来自东港区委区直机关工委、曲阜师范大学等读者向夏立君提出了问题,夏立君耐心而细致地回答着每一个问题,言语间充满了智慧与洞见,思想的火花在夜色中不断闪烁。

现场也有很多读者表达了对“夜读日照”的期许和祝福。

image.png

夜渐深。晚上9点,在众人的意犹未尽中,这场充满文学力量与哲思的“夜读”也接近了尾声。访谈结束,夏立君被读者团团围住,久久不愿散去。

作为全民阅读惠民工程,夜间文化消费的新亮点,“夜读日照”用一种新型文化交流方式,拉近了文化界专家、学者、作家的距离,让全民读书照进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image.png

时间或许可以带走夜晚的繁华

却带不走文字的温度与思想的光

下一期“夜读日照”又会邀请到谁?

让我们拭目以待——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田文佼

摄影:李晓萌 滕达 邹铠泽

编辑:王晓菡
编审 :孙立梅
责编:刘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