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大省挑大梁 > 稳进新好

生态日照:青绿起笔,向新而行 ——聚焦日照高质量发展之生态底色篇

来源:日照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10-24 08:42:05

  放眼苍穹,是醉人的“日照蓝”;俯瞰大地,是怡人的“生态绿”。清清河流绵亘蜿蜒,山川草木与飞鸟虫鱼和谐共生,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生态长卷。

  从昔日的盐碱地、养殖池,逐步蜕变为拥有“蓝天碧海金沙滩”靓丽城市名片的现代化海滨城市,在生态建市、生态立市的道路上,日照始终坚定不移。“两山论”落地生根,生态优先理念贯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生态宜居家园”“滨海文化名城”“联合国人居奖”“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一张张“含绿量”满满的城市名片,让这座镶嵌在齐鲁“仙境海岸”滨海旅游带上的城市为更多人所熟知。

生态宜居

城市向绿而生,生活向美而行

  2024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日照,考察了阳光海岸绿道,沿绿道步行察看海岸线生态保护修复情况,他说:“生态环境好,老百姓就多了一份实实在在的幸福感。绿道建设把自然景色和人工设施很好地结合起来,应市民所需,是得民心之事。”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日照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把优美的生态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公共服务,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海岸带整治修复保护,将最好的自然风光呈现给市民游客——

  “不动一棵黑松、不动一块礁石、不动一片沙滩”。日照将“原生态”基调贯穿海岸线生态修复全过程,还海于民、还景于民。

  长约28公里的阳光海岸绿道有机连接水域、绿地、湿地、森林等重要滨海生态板块,将十余处景点和多个沿海民俗村“串珠成链”的同时,也串起市民游客的“诗与远方”,既重塑了城市生态“颜值”、拓展了居民亲海空间,又带动了文旅、体育、乡村民宿等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和谐共生的生动写照。

  今年8月2日,日照海龙湾景区面向市民游客正式开放,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观赏游玩。

       这是我国第一个“退港还海”的港口岸线修复整治工程,修复岸线1882米,恢复沙滩面积45.83公顷。海洋环境、生物资源显著改善,恢复了2000多亩可开发土地,成为“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又一样板。2023年,该工程再次入选全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当前,海龙湾的自然环境和水质已达到国家最高标准,吸引了被称为“水中大熊猫”的江豚来此畅游嬉戏,太平洋蠵龟、黄嘴白鹭等对生态要求极高的野生动物亦纷纷在此栖居。曾经的“煤堆场”变成“金沙滩”,全市文旅产业发展再添新地标。

  位于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的张北湾,岸线总长41.93公里,拥有沙滩、礁石、湿地等多种自然资源。立足本底优势,日照统筹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特色亲海空间。太公岛湿地公园、海洋美学馆、森林公园、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等20余处沿海亲海空间进一步激发日照滨海休闲旅游新活力。

  海岸带整治修复保护项目实施以来,日照共恢复沙滩84万立方米,整治海岸带7.5千米,恢复滨海、湿地植被89万平方米。2023年,全市1573个入海排污口全部提前完成整治销号;国控、省控河流断面稳定达标,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100%,15个监测点位均达到一类水质标准。

  修复城市生态“伤疤”,打造“日照碳汇模式”——

  深秋时节,漫步至日照迎宾路两侧、张郭村对面,大片的粉黛乱子草迎风摇曳,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几年前,这里只是一片7000多平方米的裸露土地,建筑垃圾和拆迁垃圾满地都是。”附近村民张先生告诉记者。

  城市中的裸露土地“因裸致脏、由露扬尘”,严重影响城市景观容貌和空气环境质量。对此,日照开展利用有机固废的无害化处理产物用于裸露土地的治理,创新性实现了有机固废资源化和土地整治,打造了城市治理新模式——“日照碳汇模式”,曾经的城市“伤疤”成了市民休闲的花海绿廊。

  走进南湖镇尹家河矿区综合治理项目现场,岩壁上的黑松树迎风而立,曾经千疮百孔的废弃矿山通过生态治理修复重焕生机,再披青绿。日照积极探索“废弃矿山修复+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治理理念,全力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截至目前,已累计投资10亿余元,完成废弃矿山修复面积680公顷,恢复农用地480余公顷。

  2024年3月,《日照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2—2035年)》印发实施。《规划》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构建“一屏一带二网多点”的生态修复总体格局,为日照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供了空间指引。

  翻开日照“湿地图鉴”,点亮城市生态地标——

  傅疃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西湖国家湿地公园、沭河国家湿地公园……4个国家级湿地公园、5个省级湿地公园、12处人工湿地,湿地之美,已成为日照又一张生态名片。

  世界级最濒危鸟类、有“神话之鸟”之称的中华凤头燕鸥飞临日照,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秋沙鸭等罕见鸟纷纷前来“打卡”。天鹅、鹈鹕、白鹭、苍鹭……从傅疃河、两城河到沭河、潮白河,从袁公河到北溪,一处处美丽宜居的湿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鸟类飞来日照越冬。

  开窗见绿、出门见园、处处见景,“城市即公园、公园即城市”,日照人的生活向美而行。

育绿生“金”

新质赋能,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走进东港区三庄镇90MW集中式农光互补扶贫电站,900余亩四季银花、亚特红金银花等中草药在光伏板下恣意生长,蔓成绿海,构建起“农光互补、绿富同兴”新格局。

  作为山东省第一批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首批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之一,五莲县积极开展GEP核算,推动“双碳”目标战略下生态资源从“无价”到“有价”。GEP核算成果转化为授信额度,“生态活力贷”破解了“绿水青山”定价难题,让生态产品价值变现成为可能。

  在山东港口日照港的抑尘剂生产厂房内,自动化生产系统正在有序运转。

  “为积极响应智慧绿色港口建设,我们自主研发了‘山港润’散货抑尘剂,喷洒后可自然降解,无毒无害、无二次污染,综合抑尘率达99%以上,打造了港口绿色环保抑尘新模式。”山东港口日照港海港公司环保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港区水循环系统实现“零排放+全回收”,打造港区污水“收集—处理—回用”闭环运行体系,实现了港区水资源合理高效运用。

  近年来,山东港口日照港积极助力“无废城市”建设,先后获评“亚太绿色港口”“四星级中国绿色港口”等称号。

  “无废渔港”“无废村庄”“无废港口”“无废学校”……一个个“无废细胞”的创建,让“无废城市”建设有了更多的绿色载体,无废理念深入人心。

  2024年3月,日照市公布首批“无废细胞”创建工作先进单位。随着首批28个“无废细胞”的激活,日照逐步打通绿色生活发展“大循环”,向“无废城市”目标稳步迈进。

  走进山东恩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其与亚太森博(山东)浆纸有限公司合作的“年6万吨亚太森博绿泥、污泥资源化利用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预计2025年一季度开机投产。

  “之前,制浆厂处理固废的方式是焚烧和填埋,虽然也符合当前环保排放要求,但从长远来看,不是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解’。这个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处理木片下脚料10余万吨,绿泥、污泥6万余吨,产出16.5万吨纱管纸。该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内领先、木浆造纸行业唯一,兼具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负责人钱俊雷介绍。

  废物利用,“变废为宝”。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日钢集团自2003年建厂以来,已累计投资190余亿元发展环保与循环经济,率先在国内应用推广世界先进的循环经济工艺技术,建立起固体、液体、气体一体化资源综合利用体系。

  钢铁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水渣、钢渣、除尘灰等,全部实现工业固体废物的100%循环利用。

  生态赋能,育绿生“金”。

  一路走来,日照将生态文明建设化为触手可及、可观可感的一件件具体实事,打通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

生态惠民

厚植底色,绿色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山海间,一抹新绿,将擘画出怎样的“奇迹”?

  两年时间里,百余所高校、中小学校与旅站结对,3万余人参与其中。在日照,“唤绿之旅”环保主题研学开辟了青少年生态文明宣教新路径。

  2023年,日照“唤绿之旅”环保主题研学项目被评选为当年“山东省十佳生态环境公众参与案例”,成为全省首个环保主题研学品牌。2024年,“唤绿之旅”新增20个特色旅站,一项项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市各地蓬勃开展,为城市发展书写“绿色未来”。

  在日照银河公园西侧嘉祥路旁,印有“全民低碳·乐享普惠”的“小绿回收”成为近年来深受周边居民喜爱的“新朋友”。

  “我们借助互联网平台和‘碳惠日照’小程序,打通了废物回收的各个环节,实现了资源的全流程高效整合。居民只需通过微信小程序,即可轻松完成废旧物品回收并获得红包与碳积分奖励。同时,通过与环保企业合作,将可回收垃圾转化为再生资源,为‘无废城市’建设贡献力量。”山东绿斯科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经理刘凯鸿说。

  2023年6月5日,“碳惠日照”小程序正式上线,这是山东省首个市级碳普惠平台。通过搭建多元场景、建立激励机制等举措,构建绿色机关、绿色企业、绿色出行、绿色金融等全民碳减排“可记录、能衡量、有收益”机制,鼓励市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打造城市绿色低碳新风尚。

  2024年,“碳惠日照”升级完善二期场景,新增“小绿回收”“循宝”等资源回收场景建设,实现碳减排量核算,当前平台减排量达2319余吨。

  走进东港区涛雒镇小草坡村,干净整洁的村居、连绵成片的光伏,昔日“脏乱差”,今日“绿富美”。

  近年来,为加速推进绿色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小草坡村陆续实施雨污分流、美丽庭院、垃圾分类等举措。处理后的污水可实现还田再利用,易腐垃圾处理入选全国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典型案例。

  “绿色转型”让小草坡村摘得省级文明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等称号。

  从“唤绿之旅”开辟环保新路径,到“小绿回收”实现资源全流程高效整合;从“碳惠日照”刷新城市“绿”动力,到小草坡村的乡村新变……日照绿色发展成果惠及全民,生态“红利”人人共享;以青绿为底绘就的生态画卷,融入日照的城市肌理。

  2024年8月,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对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长远性、战略性、制度性顶层设计,进一步推进日照生态保护提档升级。

  以绿为底,着墨生态。

  一穹蓝天、一湾碧水、一方净土,澎湃的“绿色”元素融入其中。站在新起点的日照,将继续厚植生态底色,“碳”路前行,绘就绿水青山新画卷。(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陈潇)

编辑:崔维莹
编审 :王宗敏
责编:刘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