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日报/日照新闻网讯 兖州南路,是市民褚先生上班的必经之路。“我发现最近开车从迎宾路到上海路这段明显快了,之前得六七分钟,现在绿波通行差不多4分钟就通过了。”
通行效率的提升,源于交警日照经开区大队在此路段建设双向绿波带。改造后,车辆保持在绿波速度范围内匀速行驶可实现单向不停车,平均车速提升约12%,延误指数下降20%。
近期,交警日照经开区大队基于辖区道路交通状况,逐路分析,制定区域场景化控制策略,通过“时间与空间互补、设施与信号互补、顺向车道与逆向车道互补”三大“智”变,解锁城市交通高效通行密码,整体路网通行效率提升8%。
打造绿波网,提升通行效率
科学设置绿波带是提升城市主干道通行效率的重要手段。交警日照经开区大队通过主干道长绿波和短距离小绿波控制相结合的策略,合理设计道路上各个路口信号灯的启动时间差,形成绿波带,让按照设定车速行驶的车辆在通过路口时“刚好”遇到绿灯,实现少停车或不停车。
以兖州南路(迎宾路—上海路)段为例,建设双向绿波带后,绿波时速保持在50—55公里,驾驶者匀速行驶可实现单向不停车。
此外,针对路口空间较小、路口间距较近的支路设置“短距离小绿波控制”。该大队通过科学设置,让驾驶员每2—3个绿灯等一次红灯,有效降低停车等灯的次数。
截至目前,日照经开区辖区已实现9条“主干道长距离双向绿波”、7条“短距离小绿波”协调控制。
优化信号控制,保障出行安全
在日照经开区,每个时段的信号控制是不一样的。
“信号灯的配时是跟着流量走的。”交警日照经开区大队设施中队中队长厉霞告诉记者。该大队通过对交叉口全天流量变化规律的精准把控,将全天划分为5个时段,每个时段设置不同的信号控制方案,并依据实时车流及路况动态调整信号配时,缓解交通拥堵问题,保障出行安全。
该大队科学实施“分道放行”策略,通过布设车辆流量检测器,根据各方向车辆流量、排队长度计算放行时间,并利用信号灯对各方向车辆进行交替控制放行,规范行车秩序,减少交通冲突。
此外,交警部门还合理应用“四面全红”信号,即在黄灯信号之后,交叉口所有进口方向的车道都为红灯的状态,旨在解决信号切换时,还未来得及驶出路口的车辆、行人与已经进入路口的车辆之间的交通冲突,保障路口通行安全。
车道“瘦身”,提升出行体验
记者在天津路与郑州路交叉路口看到,原本路口“三进三出”,改成“四进二出”,这是车道“瘦身”后的效果。
“我们发现路口直行车道车流量较大,高峰期容易引起拥堵。”厉霞说。因此,交警日照经开区大队在郑州路与秦皇岛路路口、郑州路与天津路路口、天津路与太原路路口等人员、车辆密集区域,通过压缩车道宽度增加车道数,并根据车辆通行量对车道功能进行优化,缓解高峰期间路口的交通压力。
在重新划分车道基础上,该大队还针对车道资源闲置情况,将部分车道设置为可变车道,根据不同时段交通需求,灵活调整车道行驶方向,提高通行效率。
一番改造调整后,“七纵四横”绿波网,54处路口信号控制方案调整为“分道放行”,21处路口设置黄灯后“四面全红”,30处交通小流量路口调为“夜间黄闪”模式,将日照经开区的整体路网通行效率提升8%。“适时控右”“借道左转”“直右可变”“联动调头”“车道瘦身”及车道功能调整等6类28处路口创新性交通治堵措施落地运行,将全区路网通行时间平均降低8.6%,让市民的出行体验更加舒心安心。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