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子弟到江南
在大时代的洪流下,个人的命运,就仿佛一片落叶,不知会飘荡到何处。薄次萍老人也不会想到,自己最终会漂洋过海,远离故土几十个年头。
到1949年,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面临瓦解,薄次萍及一大群和他一样的学生已经随学校流亡到了广州,再往南已无处可去。这群学生在当时烟台联中校长张敏之等先生的奔走下,经“教育部”及“澎湖防卫司令部”的同意,由“国防部”派船接运至澎湖。
接运到澎湖的共有8所山东临中,近八千名学生及教职员。当时这些学校、学生来澎湖,本是由“教育部”、“山东省政府”及“澎防部”会商决定,由“澎防部”收容这批学生,一面按部规定上课,同时接受“军事训练”,以“半训半读”的方式完成学业。但在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下,这样的约定注定难以实施。而后这些学生中的大部分加入部队从军,剩余的女生及幼小学生一千四百余人,成立了“澎湖防卫部”子弟学校。
当时的薄次萍年仅15岁,进入子弟学校的高二读书。1950年,16岁的薄次萍已经达到了当时的从军年龄,不得不放弃这重新才读了不过半年的书,入伍从军,其后转入“国防部”,成为一名二等兵。
“当时我每月的工资才7块5毛钱,又恰好是台湾的经济困难时期,生活非常艰难。”1955年,薄次萍奉令驻守金门岛,岛上的驻军生活异常艰苦,而从金门岛北望,大陆故乡即在眼前,每逢此时,薄次萍的心中总是隐隐作痛。
“提起金门,即使在大陆的人也会熟知老先生所题写的‘毋忘在莒’四个字,该成语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比喻不忘本,不忘记曾经的艰苦岁月。现在抛开其中的历史政治背景来看这句题字,我们会发现正是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力量,这种对苦难的承受力是我们中华民族跨国艰辛磨难的精神支撑。这种精神的力量,传统文化的力量是两岸每一个中华儿女所认同与体认的。于我而言,这四个字则包含有更深一层的意义,每次看到这四个字,都会想到这个成语的起源地——我的故乡。不忘本,不忘故土家园……”
1958年,薄次萍的驻防金门时间到期,本应调回台湾。此时,正逢炮击金门战役爆发,“当时驻守在金门的,很多人以前是我的同学,现在是我的同袍,在这种时候我不能就这么离开他们。”到1959年初,炮击金门战役结束,薄次萍也结束了驻守金门的岁月返回台湾,进入军校进修学习。
军校毕业后,本以为可以留在台湾的薄次萍没想到,自己将会踏上更长更远的异乡漂泊之路。
“军校毕业以后我就被派驻到国外去了,从前是离开了生养我的大陆故乡,现在没想到又要离开第二故乡台湾,再次踏上异乡之路。”
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后,薄次萍结束了驻外任职的工作返回台湾,两年后,66岁的薄次萍正式以“陆军少将”军衔退休。
“我这一辈子,大半生都是漂泊在异乡路上,从大陆到台湾再到国外,几十年来,故乡对我而言,是一个遥不可及又念念不忘的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