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术勤和:“我自豪,我是莒县人”
“每当有人问起我是哪里人,我都会自豪地说,我是莒县人。”1月19日,面对家乡的记者,王莒生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王莒生,原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医院院长,首都医科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院院长。1948年,王莒生出生于莒县一个革命军人家庭,父母转战南北,孩子生在莒县,就给孩子起名“莒生”,因为还要继续征战,就把她寄养在一对农民夫妇家里。解放以后,她才回到亲生父母身边。
青年时代的她插过队,当过赤脚医生;后来当了兵,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再后来进工厂,当过工人。拥有农民养父母的特殊经历,以及插过队下过乡,当过兵扛过枪,进过车间当过工人的丰富阅历,使她和百姓有一种天然的情感。正如她所说:“我曾经生活在社会最基层,整天和农民、工人、士兵们一起干活。我了解底层老百姓的艰辛,懂得他们的语言,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作为医生,我最崇高的理想就是当一个受老百姓欢迎的好医生;作为院长,我最美好的愿望就是能够培养出一大批受老百姓欢迎的好大夫。”
难怪患者总是亲切地称她为“我们的平民院长”。
从小就有一种“莒县情结”的王莒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这种情感更浓了。王莒生说,家乡浮来山上有棵近4000年的银杏树,因为有极好的水土滋润,始终昂然挺首,宽厚的胸怀荫泽后人,顽强的生命力孕育累累果实,这些都是“莒县精神”的时代象征。“最享受人家叫我王老了。”面对镜头,王莒生不失幽默地调侃:“人家称呼你老王,说明这个老人姓王。王老就不同了,说明姓王的老者是有技术、有特长、有影响力的人。”
在北京中医医院的大门左侧的墙壁上有四个镏金的大字:仁术勤和。这是医院的院训,是王莒生亲自参与制定的,当时院里还专门召开了一个研讨会,最终采纳了王老的方案。
王莒生诠释了这四个字的涵义:仁,仁德,当医生的首先要有仁心;术,技术,医生没有好的医术是不行的;勤,勤勉,业精于勤,天道酬勤,这个勤字还有勤俭的意思,不能铺张;和,和睦,家和万事兴,院和方能成大器,中医流派最重要的就是和气,各自为政不行,要相互滋养。“这儿可是块宝地啊,以前是公主府,慈禧太后干女儿住的地方。”王莒生指着窗外不远处的北海公园白塔,言谈间不无自豪。
有一段时间,在王院长的诊室里,有一个特别奇怪的“景观”:一位中年妇女,不看病,拿个板凳坐在旁边“听”王院长看病。问她为什么,她说:“听王院长看病,心里敞亮,没吃药,病就去了一半。”
王莒生介绍,中医看病历来注重情志治疗,既看“病”,更看“人”,治病求本,讲究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按照老百病的说法就是要去“根儿”。别看患者得了皮肤病,好像病在“皮儿”上,其实往往病因在“瓤”里。很多皮肤病实际上是一种心身疾病,需要医生进入患者的内心世界,能和他产生共鸣。
为了掌握心理学专业知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已是主任医师的王莒生利用三个月的周末时间去安定医院参加心理医师培训。教室设在没有电梯的简易楼里,几十节台阶对患有关节炎的她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她克服困难,中午啃块面包,下午继续上课。王莒生说,“交流是一门艺术。和患者交流,一要看病,二要看人。年龄、性别、职业、性格不同,人生当中走的阶段不同,遇到的问题也不一样,疏导方式也因人而异,既需要把握时机,又需要把握好分寸。”
临床上,什么样的患者都有,有的是叛逆的孩子,有的是烦躁的更年期女性,有的是失恋的年轻姑娘,有的是落寞的退休干部……不分年龄,不分贵贱,不分职业,王莒生都会耐心地和他们交流,试着让患者打开心扉,解开心结。在和患者沟通的过程中,王莒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时候像是母亲,有时候是患者的朋友,有时候又像是下级……“当事实无法改变的时候,就选择接受;用健康追求身外之物不值得。”凭着她的爱心和丰富的人生阅历,总能把话说到患者的“心缝”里去,让患者爱听、“受用”,既能让患者有很好的依从性,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这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心病还需心药医”吧。
王莒生是中央保健局会诊专家,也是老百姓评选出来的首都健康卫士。她说:“中央保健是执行特殊任务,为百姓看病是一生天职。”在她眼里,没有贫富贵贱,没有高下之分,统统是病人,一视同仁。这和她的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