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好转方式调结构的主动仗。一是调强优势主导产业。依托港口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港口经济,着力打造集货物吞吐、仓储物流、加工制造、大宗商品交易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提升综合效益。把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作为头号工程,全力推进项目拆迁、填海、相关规划调整、落后产能淘汰、企业重组等各项工作,争取年内开工建设。精心规划配套产业发展,积极推动钢铁与汽车、海洋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的结合,拉长产业链条。加快亚太森博三期、威亚发动机三工厂、派沃泰变速箱二工厂、岱摩斯车桥、东方重工海洋装备、凌云海120万吨精炼糖等重点项目建设。二是调快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新信息、新材料、新医药、海洋开发及环保产业,重点抓好活点物联网络、众山生物科技、鲁信金禾、海汇环保机械等5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软件和物联网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建设智能工业、智能物流和智能电网,打造数字日照、智慧城市。三是调高服务业。坚持扩大总量与优化结构并举,突出重点城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四大载体”,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扩大农村服务业规模,推动服务外包、中介服务等新型产业发展,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大力培育临港物流业,抓好中铁物流加工基地、凌云海物流、临港商务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打造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整合海、山、泉、林、古等资源,提升观光旅游和民俗旅游,培育休闲度假旅游,抓好温泉度假等重点项目开发建设,推动旅游产业上档升级,年内实现旅游总收入177亿元,增长17%。
(四)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一是高水准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和开发区、高新区、北部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规修编,编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卧龙山风景区规划。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中心商务区、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北部开发、阳光海岸综合整治、绿道网建设、老城区人居环境改造提升、东关北路商业街建设等10项城建重点工程,新增城市绿化面积91万平方米。建成市供水水质检测中心,提高市区供水质量。抓好淄博路等7条城市道路建设。进一步优化公交线路,完成300处公交候车亭改造升级。加大综合执法力度,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二是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抓好岚山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扩建、30万吨级矿石码头和石臼港西区四期等18项港口重点工程,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2.82亿吨、集装箱运量170万标箱。全力推进日照机场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山西中南部铁路大通道、坪岚铁路扩能改造、胶新铁路电气化改造和204国道拓宽改造工程,争取尽快开工建设潍日、岚临高速公路,积极推进青日连铁路、日照—濮阳—洛阳输油管线前期工作。
(五)大力推进开放创新。一是突出抓好载体建设。全力推动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跨越发展,推动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向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迈进,加快大学科技园转型升级,聚力突破市北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积极争取设立日照保税港区。按照“两心一岛十组团”的布局,加快国际海洋城规划建设。二是保持对外经贸稳步发展。积极应对全球市场需求低迷的挑战,大力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巩固扩大传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深入实施科技兴贸和以质取胜战略,抓好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和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建设,推动出口产品转型升级,提高机电产品出口比重。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开展加工贸易和矿产资源开发,承揽境外承包工程。三是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抓好鲁南临港产业区综合配套和蓝色经济区发展改革试点工作,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启用市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搭建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土地出让等公共资源交易的阳光平台。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落实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和对乡村医生的补偿政策,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积极稳妥地搞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深化水利体制改革,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四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自主创新平台,开展产学研联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年内新创20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启动蓝色经济引智试验区建设,加快引进紧缺人才和研发团队。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加快培育名牌产品和知名品牌。